這樣做當然事半功倍。後來進入大學,同學們在一起聊天,發現高分者死讀書者極少,他們都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都不是特別累,而所有學習方法的核心無不是每天、每周的思考、檢查,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漫無目的地重複勞動。
子曰:日三省吾身。這不僅是道德修煉課程,也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我采訪過一位頗有成就的大企業老總,他的工作可謂日理萬機,但他每天晚上的時間幾乎全部給自己留著。他說:第一我要陪家人吃飯,同他們溝通,其次我要休息,再下來最重要的是我要把自己關在書房中兩小時,不接任何電話,來考慮公司的重大問題,今天的疏漏以及明天最重要的事務,排出輕重緩急來。
心靈處方:
生活就像一塊田地,隻在上麵轉悠,永遠不會有收獲。你要做的是,分清四季,適時播種,辛勤耕耘及找時間休息。
如果隻是一味地忙忙,但沒有作為,那是多麼悲哀的事啊!沒有時間思考的人隻會碌碌無為。所以要學會給自己的大腦留出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
31.斷奶
所有的媽媽都知道孩子必須斷奶,必須獨立,可是許多媽媽並不知道如何進行“斷奶教育”。
生理上的斷奶一般來說,做媽媽的都能應付過去。但是心理上的“斷奶”就不那麼簡單了,許多對教育藝術知之甚少的父母往往會犯下許多錯誤,從而給孩子的人生發展埋下不好的伏筆。
安娜去學校的時候忘了帶作業。老師無數次地強調同學們要按時交作業。
安娜給媽媽打電話,讓媽媽把作業送到學校。媽媽說:“我不能去送,最好你自己回來拿。”安娜開始感到很失望,警告媽媽學校的老師可能會說媽媽對孩子太不負責任。但是安娜的媽媽這時對自己所謂的責任並不感興趣,她所感興趣的是讓安娜從親身經曆中獲得責任感,學會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她告訴學校老師,希望安娜能夠自己回家拿作業。安娜有點惱火,覺得媽媽一點也不通情達理,居然在危急關頭讓自己走回家拿作業,這樣準會耽誤課程,老師會生氣的。但媽媽不後退,堅持安娜自己回家取作業。媽媽把作業放在門口,然後,自己開始打掃房間,安娜回到家裏想和媽媽吵一架,想使媽媽知道她很惱火,然後希望媽媽能開車送她回學校。不料媽媽根本就不理會她的挑釁,隻若無其事的說:“寶貝,我忙著呢,你現在先回學校,交上作業。我們以後再討論這件事情。”
放學後,媽媽知道安娜已經不在火頭上,她耐心地聽安娜訴說,她在同學和老師麵前感到很窘,因為媽媽不去給她送作業,她還得自己回來拿。媽媽問安娜:“我很愛你,寶貝,你知道嗎?”安娜承認這點,媽媽又說:“我這樣做是為了你好,你知道嗎?”安娜賭氣地說:“我忘了帶作業,你又不肯送去,我想你是不把我當回事。”媽媽又說:“孩子,讓我們來看一看,你為什麼忘了帶作業?”安娜回答道:“我慌慌張張地趕校車,就忘了。”媽媽接著說:“你忘了帶作業,感覺不是太好,對嗎?那麼你從今天的事情中學到了什麼沒有?”安娜想了想,回答道:“我想,我下次會把作業事先放到書包裏去。”媽媽接著提示她:“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安娜又想了一會,說:“我可以在鬧鍾一響就起床,不至於那麼緊張。”媽媽最後說:“你現在再想一想,如果我把作業給你送去,你不是就學不到這些東西了嗎?”安娜略帶慚愧地點了點頭。
親身經曆是父母家長最有效的教育方法,適當地給孩子們出點難題,讓他們出出醜,然後選擇時機就事論事,往往能夠鼓勵他們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並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比無微不至的關心強過百倍。
在孩子開始“斷奶”,培養自我獨立能力時,必然要遭受一些挫折,受一些委屈。家長此時不應一改初衷,忙不迭地去嗬護、安慰,替他們解決問題和承擔壓力,而是要引導他們自己走出挫折,並從中學習到經驗教訓,鍛煉自我解決的能力。
心靈處方:
我們必須記住,我們不能保護孩子們一生,我們最大的責任在於訓練他們怎麼樣獨立、堅強、勇敢地去麵對生活。過分的保護孩子會導致他們過分的依賴,隻會使他們失去了可能發展和探索的空間。
讓孩子吃點苦、受點罪,才是真正地愛護和負責。
32.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
悲從何起,厭從何來,人生在世,悲、歡、喜、憂……風情萬種,或許這就是人生素描吧?
一老僧坐在路邊,雙目緊合,盤著雙腿,兩手交握在衣襟之下。他坐在那裏,一動不動,陷於沉思。
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斷。打斷他的是武士嘶啞而懇求的聲音:“老頭!告訴我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
開始老僧無反應,好像什麼也沒聽到。
漸漸地,他睜開雙眼,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武士站在旁邊,迫不及待,有如熱鍋上的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