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卷的時候到了,老師平靜地把卷子發給我們。我們欣喜地看著自己幾乎從沒得過的高分,老師說:“請同學們自己計算一下分數。”數著數著,我的分竟比實際分數高出20分,同學們也紛紛喊了起來,“老師給我們怎麼多算了20分。”課堂上亂了起來。
老師擺了擺手,班上靜了下來。他沉重地說:“是的,我給每位同學都多加了20分,這是我為自己的臉麵也是為你們的臉麵多加的20分。老師拚命地教你們,就是希望你們為老師爭口氣,讓老師不要在別的老師麵前始終低著頭,也希望你們不要在別的班的同學麵前總是低著頭。”
老師接著說:“我來自山村,我的父母都去世很早,上中學時我連紅薯土豆都吃不起;大學放暑假,我每天到建築工地拉磚,曾因饑餓而暈倒。但我就是憑著一股要強的精神上完師院,生活教會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服輸。而你們隻不過因為被分在普通班就喪失了信心,我很替你們難過。”
這時候教室裏安靜極了,同學們都低下了頭。老師繼續說:“我希望我的學生們也做要強的人,任何時候都不服輸,現在還隻是高二,離高考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努力還來得及,願你們不靠老師弄虛作假就掙回足夠的分數,讓老師能把頭抬起來,繼續要強下去。”
“同學們,拜托了!”說完,老師低下頭,竟給我們深深地鞠了一躬。當他抬起頭的時候,我們看到他的眼睛流出了淚水。
“老師。”班裏的女生們都哭了起來,男生的眼裏也含滿了淚水。
那一節課,我們什麼也沒有學,但一年後的高考,我們以普通班的身份奪得了全校高考第一名。據校長講,這在學校的曆史上是從未有過的。
我們每一個學生都記住了老師的眼淚。
我們更記得老師的話,我們僅僅是被分進了普通班而已。隻要努力,這有什麼關係呢?
心靈處方:
上帝把你分到了一個“人生普通班”:沒有顯赫門庭,沒有萬貫家財,沒有驕人容顏,沒有過人天賦,那麼你是從此放棄希望?還是更加奮發努力?
29.你很忙嗎
每回見到老張,都要聽他歎苦經。老張是某地區某個領域的企業主管領導,他總是在說他的事情好多,他好忙,他的時間好緊張。比如今天,指著台曆上的記事,他道:“九點,下麵辦的一家三產開張,要去講幾句話,不去又該說不重視了。十點,有個表彰會,要領導去,我跟他們說了,去坐坐,話就不講了。十一點,下麵談的一個項目簽字——倒不是什麼大項目——總得有個領導在場呀,中午吃飯還要念祝酒詞,詞兒倒都有人起草,不然我真沒法活了。你看,下午從三點開始,新聞發布、頒獎、授旗、掛牌兒,晚上還要看時裝表演——這也是政治嘛。瞧,滿滿的,天天如此,我算判了無期徒刑了。”
他確實忙,忙著開幾個不痛不癢的會,講幾句不痛不癢的話,轉幾個不痛不癢的地方,念幾篇不痛不癢的文章。可悲的是,忙著這些勞什子的他,還以為正在建立不朽的功勳呢。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碌碌無為”,這個詞可能我們在小學時就用它造過句子,但真正理解它的意義是在幾年前的一個夜晚,當我把疲憊的身軀扔在床上時,腦中忽然閃現出這個詞語,不禁渾身激靈一震:碌碌,忙得不可開交,但卻是“無為”,太可怕了。
很多時候我們恐怕都沒有把什麼叫做“忙”真正的定義清楚。忙是什麼呢?忙應該是在特定的時間段中朝著特定的目標進行連續不斷的努力的生存狀態。忙碌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充實,讓我們回憶起來覺得自己對得起時間對得起自己,但是如果你隻是為了不閑著去忙,隻是為了向人表明自己“很重要”而去忙,那麼無知的謊言往往就會欺騙你的心靈。忙是不能欺騙和褻瀆的。
記得李宗盛曾在一首歌中這樣唱:“忙、忙、忙、忙得沒有了方向,忙得沒有了主張……。”其實,瞎忙的人就像放入一條軌道中身不由己的一個物件,一個被抽打著而轉動的陀螺,它陷入這種狀態而不清楚自己在幹些什麼。
心靈處方:
人很容易掉到自己給自己設置的陷阱裏麵去,通常這個陷阱都是由虛榮心建造而成的。隻要隨便給我們一點虛榮我們就可以像隻無頭蒼蠅一樣飛來飛去,明明自己的舉動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解決不了任何實際的問題,也許隻是想顯示給別人:我是個重要人物。
30.沒有時間思考的人
從早上睜開眼睛起床到晚上熄燈休息,小張就像上緊了弦的鍾表一樣一刻不停地忙碌著。但可惜的是,許多看起來很清閑的人卻過得比他好。
下班許久了,小張的辦公室裏還燈火通明,他依然在忙忙碌碌。老板推門走了進來,問道:“你整天都這樣忙嗎?”小張說:“是呀。”他滿心希望得到老板的表揚,不料老板卻說:“對工作認真負責是對的,但你這樣從早忙到晚,什麼時候去思想呢?”
想想看,一個人如果隻知道埋頭趕路而不知道抬頭看路會怎麼樣呢?
記得當年在高中學習時,麵臨高考的壓力,大家都很緊張。許多同學沒日沒夜地複習功課,但每次考試時卻總得不到理想的成績。他們中許多人並不笨,隻不過是在一種壓力下,為了獲得一種心理上的安慰而一味地拚命蠻幹,而從來不注意看路。其實學習好的同學並不那麼緊張,因為高中三年的課程實際上兩年的時間就基本上學完了,最後的一年基本上是用來複習和練習模擬考試。如果在前邊的學習中基礎比較紮實,那麼在複習時就把自己的薄弱環節加強一下就可以了。記得我自己當時是每天晚自習前一定要用半小時左右的時間檢查當天的功課,然後晚自習時隻把認為有問題的地方過一下就行了,每周總結本周的進展。這樣,已經掌握的地方就不要再去浪費時間,對沒掌握的地方進行有的放矢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