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透視生活 感悟心靈(6)(3 / 3)

假如我們知道我們勢必要受責備了,先發製人,自己責備自己,巧妙而委婉地陳述事實,你自我批評的誠懇和急切度將使他的憤怒和爭鬥性被消滅,也許他還會幫你開脫呢。這種方法的明智還表現在使你處於主動地位,在對方有機會說話以前,將他的批評轉成你的自我批評。這時,你是在聽自己的批評,不是比忍受別人口中的斥責容易了許多嗎?而且人都有自衛的心理,自我批評也是出於自身利益著想,故而言語之中少了誹謗,態度顯得誠懇。

“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風平浪靜。”這不僅僅是被動的退讓,從某種意義上說,更是主動的積極的辦法,用爭奪的方法,你永遠得不到滿足,但用讓步的方法,你可得到比你期望的更多。這裏強調一種取主動的行事原則,打比方,公園的石板路窄,兩人相向而行,兩人有過節,這次冤家路窄,一個人傲慢地說:“我從來不給傻子讓路!”另一個不慌不忙地說,“我向來給傻瓜讓路。”於是從容地繞道而行。這個故事與我講的中心議題似乎不相關,但我們可以依此類推,舉一反三,體會其中的方法。如果你有分析力和判斷力,你會讚同我的。出了錯就迅速地主動地承認,死不認錯才是錯上加錯的笨法子,而且你會比我做得更好。

心靈處方:

當我們是對的時候,我們要溫和而巧妙的去得到人們對我們的同意,當我們是錯的時候——先別驚慌地掩示它,紙裏包不住火的——我們要急速地熱心地承認我們有錯誤。這種方法不隻能產生驚人的結果,而且在某種情況下,比為自己辯護更為有意義。

41.神奇卡片

績效管理顧問艾倫曾為美國陸軍部訓練軍官,談起那次訓練,她說了以下這個故事:

在上課的軍官當中,有位上校對於激勵技巧的使用頗不以為然。在訓練課程結束之後大約一個星期,那位上校負責一份重要的簡報,由於他做得十分出色,他的上司——一位將軍想要讚美他。將軍找了一張黃色的圖畫紙,把它折成一張精美的卡片,外邊寫上“太棒了!”裏邊則寫了些獎勵的話,然後召見他,當麵稱讚他,並把那張卡片交給了他。

上校把卡片拿在手中讀了一遍,讀完之後僵直地站在那裏愣了一會,然後頭也不抬地走出了辦公室。

將軍有點莫明其妙,心想: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心中不安的將軍尾隨上校出來看看,結果,讓他感到美妙的是上校到每個辦公室都去轉了一圈,向人炫耀他那張卡片。

故事還沒完,那位上校此後把這招運用得比將軍還好,他為自己專門設計印刷了一批用來讚美別人的專用卡片。

心靈處方:

學會讚美別人,就是為自己的前進搭橋鋪路。記得一位著名成功人士談及成功經驗時說: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曾發誓每天都要讚美別人。

42.尋找鑽石

印度流傳著一位生活殷實的農夫阿利·哈費特的故事。

一天,一位老者拜訪阿利·哈費特,這麼說道:“倘若您能得到拇指大的鑽石,就能買下附近全部的土地;倘若能得到鑽石礦,還能夠讓自己的兒子坐上王位。”

鑽石的價值深深地印在了阿利·哈費特的心裏。從此,他對什麼都感到不滿足了。

那天晚上,他徹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便叫起那位老者,請他指教在哪裏能夠找到鑽石。老者想打消他那些念頭,但無奈阿利·哈費特聽不進去,執迷不悟,仍死皮賴臉地纏他,最後他隻好告訴他:“您到很高很高的山裏去尋找淌著白沙的河。倘若能夠找到,白沙裏一定埋著鑽石。”

於是,阿利·哈費特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地產,讓家人寄縮在街坊家裏,自己出去尋找鑽石。但他走啊走,始終沒有找到要找的寶藏。他終於失望,在西班牙盡頭的大海邊投海死了。

可是,這故事並沒有結束。

一天,買了阿利·哈費特的房子的人,把駱駝牽進後院,想讓駱駝喝水。後院裏有條小河。駱駝把鼻子湊到河裏時,他發現沙中有塊發著奇光的東西。他立即挖出一塊閃閃發光的石頭,帶回家,放在爐架上。

過了些時候,那位老者又來拜訪這人家,進門就發現爐架上那塊閃著光的石頭,不由得奔跑上前。

“這是鑽石!”他驚奇地嚷道,“阿利·哈費特回來了!”

“不!阿利·哈費特還沒有回來。這塊石頭是在後院小河裏發現的。”新房主答道。

“不!您在騙我。”老者不相信,“我走進這房間,就知道這是鑽石啊。別看我有些嘮嘮叨叨,但我還是認得出這是塊真正的鑽石!”

於是,兩人跑出房間,到那條小河邊挖掘起來,接著便露出了比第一塊更光澤的石頭,而且以後又從這塊土地上挖掘出許多鑽石。獻給維多利亞女王的那塊有名的鑽石也是出自那裏,淨重達100克拉。事實不正是如此嗎?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舍近求遠,到別處去尋找自己身邊有的東西。而往往機遇就在您的腳邊,在您的心裏。

心靈處方:

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在尋找著珍貴的鑽石,而有些人隻知道舍近求遠,把眼前的最好的東西放棄,最終結果是什麼也得不到。

43.切“錯”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