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老和尚的故事
這裏有一個是關於一位老和尚的故事,他早已離開塵世,然而在他生活過的這座小城裏,人們至今還經常談論著他的故事。
他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掃地,一早到晚掃地,掃地,再掃地。
天蒙蒙亮的時候,他就開始在那裏掃地了。從寺內掃到寺外,掃到大街上,掃出城門,一直掃出離城十幾裏,也許幾十裏以外。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小城的年輕人,從小就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年輕人的父親從小也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那些做了爺爺的,從小常看見這個老和尚在掃地。這個老和尚是很老很老的了,老得慈眉善目,像一尊羅漢。他好像老到一定的程度就穩定下來,不再發生變化了。像是一株古老的鬆柏,不見它再抽枝發芽,卻也不再見它衰老。
沒有人知道這位老和尚已經活過多少歲月,但是小城的人卻記得他離開塵世的日期,是這位老和尚預先告知他的弟子的。到了這一天,他果然坐在蒲團上,安然圓寂了。小城的俗眾也為他修成正果誦經念佛,香煙線繞著萬戶千家。
又過了若幹年,才有人發現了那位老和尚確切的生辰年月。此人是這小城的一位長者,在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他閑步郊外,走過一座小橋,見橋石上鐫著字,字跡大部磨損,仔細辨認,才知道石上鐫著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傳記。傳文說,根據老和尚遺留的度碟記載推算,他享年一百三十又七歲。從盤古開天地,得享此高壽者未知有幾,小城人於是稱其為佛祖臨世。你能認為是荒誕的嗎?
據說軍閥孫傳芳部隊有一位將軍在這小城紮營時,忽然放下屠刀,懇求老和尚收他為佛門弟子。將軍於是丟下他的兵丁,拿著掃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後掃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
不知道那位將軍以後怎樣了,但他至今卻還留在這小城人的心裏。
心靈處方:
人人都把心地掃,世上無處不淨地。快把你的心地打掃幹淨,等待一種新的境界來臨。這是一個人能否超脫的標誌。
51.皇帝陛下
亞曆山大大帝騎馬旅行到俄國西部。一天,他來到一家鄉鎮小客棧,為進一步了解民情,他決定徒步旅行。當他穿著沒有任何軍銜標誌的平紋布衣走到了個三岔路口時,記不清回客棧的路了。
亞曆山大無意中看見有個軍人站在一家旅館門口,於是他走上去問道:“朋友,你能告訴我去客棧的路嗎?”
那軍人叼著一隻大煙鬥,頭一扭,高傲地把這身著平紋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謝謝!”大帝又問道,“請問離客棧還有多遠!”
“一英裏。”那軍人生硬生說,並瞥了陌生人一眼。
大帝抽身道別剛走出幾步又停住了,回來微笑著說:“請原諒,我可以再問你一個問題嗎?如果你允許我問的話,請問你的軍銜是什麼?”
軍人猛吸了一口煙說:“猜嘛。”
大帝風趣地說:“中尉?”
那煙鬼的嘴唇動了下,意思是說不止中尉。
“上尉?”
煙鬼擺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樣子說:“還要高些。”
“那麼,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於是,大帝敬佩地向他敬了禮。
少校轉過身來擺出對下級說話的高貴神氣,問道:“假如你不介意,請問你是什麼官?”
大帝樂嗬嗬地回答:“你猜!”
“中尉?”
大帝搖頭說:“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細看了看說:“那麼你也是少校?”
大帝鎮靜地說:“繼續猜!”
少校取下煙鬥,那副高貴的神氣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語氣低聲說:“那麼,你是部長或將軍?”
“快猜著了。”大帝說。
“殿……殿下是陸軍元帥嗎?”少校結結巴巴地說。
大帝說:“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少校的煙鬥從手中一下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大帝麵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饒恕我!陛下,饒恕我!”
“饒你什麼?朋友。”大帝笑著說,“你沒傷害我,我向你問路,你告訴了我,我還應該謝謝你呢!”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別人寬容,也要寬容別人,一味掙、搶隻能使你陷入孤立。
大千世界,難免會有被人誤會的時候,這時你可否會發出沉重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