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是公平的。
因此,每個人都擁有一份彌足珍貴的饋贈。比如健康、美貌、學識、才智、人緣、機遇,甚至是足以倚仗的祖蔭。它們在你邁向人生輝煌的過程中既發揮著助推器的作用,又不可避免地顯露出“椅背”的誘惑。若人性的弱點稍占上風,我們就可能輕易失去自己一張或幾張成功的“王牌”。
影片《獅子王》原本隻是一部童話體裁的動畫片,卻受到包括無數成人在內的所有觀眾的讚譽,原因就在於它那關於鋸掉“椅背”的深刻主題。
影片中,獅王辛巴很小時因父王死於叔父纂權的陰謀而失去了父愛和王位這兩個“椅背”,而它正是在無所依賴的境況下,獲得了超常的生存與鬥爭的能力,最終除掉了仇敵。辛巴的奮鬥史震撼了每一個不甘被優勢消蝕激情與鬥誌的靈魂。
世上沒有絕對的優勢,沒有一勞永逸的“椅背”。當你處在優雅的環境中時,你是否還在繼續努力奮鬥。如果你抵擋不住這種優越後的懶慵,卻又不甘被優勢消蝕激情與鬥誌,那麼,鋸掉“椅背”找回自己,才能專心努力奮鬥下去。
心靈處方:
我們不能計算鋸掉椅背能讓我們的生命增值多少,但我們知道留著椅背,我們很可能止步不前,甚至一生碌碌無力。所以,要學會鋸掉生命中的椅背,這是人生的智慧之所在。
25.氣度
所謂氣度,俗稱“心胸”,就是指一個人能容人、容事、容仇、容怨。
我認為我們的古人比今人氣量大,能齊人,不以私怨作為評人論事的依據,也不以見解上的分歧傷及友誼。
三國時的曹操袁紹曾是戰友,後來分道揚鑣,乃至交了幾年戰。經過十分艱苦曲折的戰鬥,曹操才打敗袁紹。袁紹兵敗身亡,死得很悲慘。
得勝的曹操在獲勝之後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袁紹的墳上去祭奠,哭得很傷心,憶起了很多充滿友誼的往事。
這件事,隨行的兵士很不解,連後來那位喜歡評點古籍的大學問家金聖歎也很不解,竟嘲諷地說曹操不愧是“奸曹”。
其實,我倒認為曹操祭奠袁紹之舉很有幾分真誠。當後既為戰友,總是有一定友誼的。不論後來發生了什麼事,都畢竟是後來的事,不能抹殺當年的友誼確實存在過,並在人的記憶中占著實實在在的位置。結怨之後再想起當初的友渲,尤為感到傷懷。刀兵相見,一存一亡,存者憶起當初為友之時的一切,往往產生雙倍的悲愴之意。這是君子胸襟,大家風範,小家子氣的人是很難體味的。
唐代兩大文學家韓愈和柳宗元,平生的政見、文見分歧很大,乃至論戰一生。柳宗元是二王、八司馬維新運動的主力成員,韓愈則是頑固的反對派。在“古文運動”中,韓愈的口號是“文以載道”,崇揚道統;柳宗元的口號是“文以明道”,倡導獨立發揮、大膽思辯。兩個人在理論見地上有如此重大分歧,但卻不傷及友誼。柳宗元死後,韓愈寫下了很動人的《柳子厚墓誌銘》,對柳宗元的道德品格、文章品格讚揚備至。這就是高品位的“氣度”,不以恩怨定毀譽,不以親疏定是非。
古代的有為人物,大都能正確對待別人的直言。直言往往少恭維而多批評,沒有大氣度的人很難接受,特別是有地位、有成就的人。劉邦戰勝項羽,得了天下之後,曾與張良閑談,要張良談一談對項羽的看法。張良首先從項羽的個人品格上進行評論,認為項羽不失為耿耿君子,比劉邦強,而劉邦隻是個“市井無賴之徒”。繼之才論及項羽的政治得失,認為遠遜於劉邦。劉邦沒有計較張良前一段談話對他的不恭,反倒笑著說“子房知我”。
心靈處方:
欲成大事,必養大氣,不能睚眥必報,小肚雞腸。若是以恩怨論人,以親疏論事,聽到恭維則喜上眉梢,聽到批評則暗生隱恨,這樣的小家子氣隻會讓生命黯然失色。
26.賣水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傳來發現金礦的消息。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紛紛奔赴加州。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也加入了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他同大家一樣,曆盡千辛萬苦,趕到加州。
淘金夢是美麗的,做這種夢的人很多,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至,一時間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金子自然越來越難淘。
不但金子難淘,而且生活也越來越艱苦。當地氣候幹燥,水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沒有圓了致富夢,反而喪身此處。
小亞默爾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大多數人一樣,沒有發現黃金,反而被饑渴折磨得半死。一天,望著水袋中一點點舍不得喝的水,聽著周圍人對缺水的抱怨,亞默爾忽發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還不如賣水呢。
於是亞默爾毅然放棄打金礦的努力,將手中挖金礦的工具變成挖水渠的工具,從遠方將河水引入水池,用細沙過濾,成為清涼可口的飲用水。然後將水裝進桶裏,挑到山穀一壺一壺地賣給找金礦的人。
當時有人嘲笑亞默爾,說他胸無大誌:“千辛萬苦地趕到加州來,不挖金子發大財,卻幹起這種蠅頭小利的小買賣,這種生意哪兒不能幹,何必跑到這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