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言,無以知人也(2 / 2)

常用“隻是”、“但是”、“不過”的人,分析能力較強。他們講話時還要對自己與對方的話進行分析思考,力爭出言不誤。從事外交、公關的人員常用這類口頭語,借此否定對方的觀點來為自己辯解。

愛講“說實在的”“老實講”“說白了”“的確是”“不騙你”等這類話的人做事比較認真,生怕對方信不過自己,總愛強調自己的觀點。這類人比較老實可靠,比較講信用,是值得信賴的人。

喜歡說“好啊”“是啊”“對啊”“有道理”的人很會順從別人的意思,讓別人對他毫無防範,故意打破與對方的距離。一旦對方信以為真,掏心掏肺地講出真話時,他會抓住對方的個性與弱點,日後好對付對方。這類人表麵一團和氣,其實最為陰險。

常講“可能是”“也許會”“大概是”“差不多”等口頭語的人,自我防範意識較強,懂得含蓄自衛,處世老練圓通,待人接物方麵很冷靜,所以工作和人際關係處理得都不錯。此類口頭語有以退為進的含義,精明的政客多用這類口頭語。

由語速快慢識人

一個人說話時語速的快慢也能體現其個性特征。有些人說話語速比較快,就像連珠炮似的。俗話說:“心直口快。”語速快的人不僅思維敏捷,而且心地豪爽,性格外向。有時,他們隻要一想到一個新的問題,就會很快說出來。特別是話說得投機的時候,他們的話匣子一打開就無法關住,好像有說不完的話。用“一根腸子通到底”來形容這種人是比較恰當的。他們自己也常常說自己是直性子,從來不說假話,是有口無心的。這些話可能是真的,但是無論如何,都不應該以此作為借口而信口雌黃、毫無顧忌,什麼事情都往外抖,否則往往會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有些人在說話時語速較慢,給人一種慢條斯理、正在對人諄諄教誨的感覺。這種人的品性大都很踏實,做事總是按部就班,目標一旦確定,就會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地去努力。與這種人相處,開始的時候可能比較難一些,不過交往到後來,你會發現,他們卻是最忠實和可靠的。

由聲音大小識人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鑼鼓聽音,聽話聽聲。”說話聲音的大小與一個人的個性關係十分密切。

說話聲音大的人,個性一般都比較外向,他們一般不會羞澀,不會扭捏,有自信,有豪情,有氣勢。但是喜歡用大嗓門講話的人往往喜怒形於色,對人的好惡表現得很明顯,常常會因為一點兒小小的事情勃然大怒,或對人高聲指責,不讓別人插嘴,不容別人反駁,儼然一幅發號施令的神情。事實證明,與這種人發生爭論是沒有任何好處的。俗話說:“天子尚避醉漢。”這種人就是醉漢,何必自尋煩惱?

說話聲音小的人,如果不是因為生活疲憊,體力衰弱,那麼這種人大多性格內向,對別人有著特別強的戒心。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們說話總是字斟句酌,考慮好了才出口。就是別人提問的時候,他們一般也是用客套話來進行回答。與這樣的人交往,要以心交心,這樣就可以得到他們的信任。

“察言”是透視他人心理,識別他人個性、品行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如果不注意“察言”,就不能準確地探知他人的真實意圖,也不能真正認識他人的真麵目,而很可能被他人所蠱惑,所蒙騙。這就是“不知言,無以知人也”的道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