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威仍堅持收歐陽鳶為義女,一急之下說出自己就是當朝的‘飛雲’將軍的身份,正在秘密調查當年之事的歐陽鳶不免心中猶豫,若是成為將軍義女,有機會接觸到‘那些人’,因為她得知的某些線索竟延伸到了那煌煌禁城,繁華的京都魚目混雜,江湖身份還是多有不便。
幾經思慮,歐陽鳶決定兩日後給陳威回複。
歐陽鳶回到盟中,派人確認陳威的話是真是假,然後得知了他所言不虛,便放下心反複思量斟酌,最終決定,應了!
順理成章,歐陽鳶被帶回了將軍府。
凡事有利有弊,事情總不能令所有人都滿意。這不,大夫人廖曉雲一向是最圓滑的當家主母,第一眼見到歐陽鳶的時候也是掩不住臉上那抹吃驚的神情,陳威之所以沒提前告知廖氏,也是心中料不準歐陽鳶到底會如何抉擇,直至歐陽鳶親自應下此事,陳威才十二萬個放心,心滿意足的領著這個‘義女’回府了,可歐陽鳶在江湖上打拚了這麼久,青鸞盟的日子也是‘見多識廣’的,廖氏的眼神之中,分明就不是歡迎的意思,反正也不是真去做千金閨秀的,她對‘笑麵虎’根本毫不在意!
陳威總歸不想拘著這個女兒,他也瞧出來歐陽鳶身上的江湖氣息,早早通知了廖氏,以後凡是歐陽鳶想出府,隻要說一聲原由,不危險的情況下就讓她出去。
這樣毫不掩飾的關愛和尊重的態度,讓廖氏和府中其他人都紅了眼。但後宅女人大多都是有心眼的,大夫人表麵上假意責怪陳威的‘知情不報’說白白讓她在‘義女’前丟臉,連份禮都沒準備,實際相處下來,歐陽鳶便領教了傳說中後宅夫人的那一套了。
下馬威是廖氏慣用的伎倆,歐陽鳶這個名字用了十多年,本來歐陽鳶自己就打算用假名,反倒是廖氏主動提起既然進了將軍府,哪怕是‘義女’的身份,也要改名才是規矩的做法。於是‘陳鳶’這個新的名字便誕生了,說來諷刺,廖氏自己有一名寶貝女兒,又瞧著這歐陽鳶神似之前的嫡女‘陳柔’,似乎從骨子裏嫉恨和厭惡,當然這些陳威是從來都不了解的,隻當廖曉雲是個賢惠的主母,雖比不上他與溫氏的伉儷情深,到底也是十分尊重和滿意的,府中的大小適宜都由她管,也變成了習慣。
至於一年來的大小宴會,高門世家的公子小姐們交流的場合統統都沒有歐陽鳶,為什麼呢?自然是沒有人知道陳威收了個‘義女’這回事,陳威本來想開誠布公好好介紹一下自己領回來的女兒,他是一品將軍,朝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開個宴會再簡單不過了,隻是廖氏好不容易才讓眾人對自己刮目相看,把這樣一副神似‘故人’的歐陽鳶介紹出去,那些官祿世家,高門貴胄的大人和夫人們該怎麼想,萬一歐陽鳶借著將軍府的高枝入某位皇子或世家公子的眼,那她的陳歌怎麼辦?
歐陽鳶進府隻是說自己曾是普通人家的女兒,爹娘死後,孤苦無依,靠著點會刺繡的手藝糊口,漂泊了幾年,無意中遇上了陳將軍。借著由頭,廖曉雲假惺惺的去勸陳威,說歐陽鳶畢竟剛剛來到將軍府,對於那些禮儀和要求都不熟悉,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過個一年兩載,調教出來,成為出色的將門貴女,再將她領出去見人,即漲了麵子又能告知天下陳威竟是如此有福氣,得了一個優秀的‘義女’,何樂不為?
陳威愛女,這樣的說法其實他並不完全讚同,望著那張熟悉的麵容,他還是詢問了歐陽鳶自己的想法。
廖氏本認為歐陽鳶是個想攀龍附鳳,貪慕虛榮的丫頭,沒想到,歐陽鳶隻是笑著接受了自己‘誠心’的建議,絲毫猶豫都沒有。這讓她對歐陽鳶的態度在未來的一年中還是過得去的。
總而言之,正因如此,歐陽鳶才能借給逝去親人上香的名義逃出來,自然被應允了。
時光飛逝,如今已是一年後的光景。
竹屋裏的姑娘仿佛經曆了一場難以忘懷的精神洗禮,之前的歲月,是那樣的快樂、充實、無所畏懼,那雙頑皮稚嫩的如幼獸般的眸子是從何時開始漸收了光芒,褪卻了天真,溫暖變為寒涼,取而代之的是帶著殘忍味道的堅強和看不見的孤單······
歐陽鳶那嫩白嫩白的玉膚之下,緩緩流動著的似乎不是紅色的血液,而是一種力量的儲藏,不到關鍵之際,是不會拿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