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榮朝建百年,根基穩固,四海歸一,乃繁華盛世。
定京是整個大榮最繁容的中心地帶。
但,某些地方也頗有文化意蘊和地域特色。
比如,湘州。
湘州這個地方雖是鄉間,但極具風土人情,當地的人最多田園耕作,采桑養蠶,織絲販賣或自家留用。偶爾小孩子會在那清如玉的孱孱溪水中捕上幾條小魚幼蝦,僅供閑娛,很少用來做入菜。
很多到了歲數的老官,無法再為朝堂效力,也會來這裏偏僻的村落享養天年,遠離繁華喧囂的帝都過完自己的後半生。
……
這日。
風日晴和。
張家大嬸和別家嬸婆們一起去河邊洗衣服。
幾人嘻嘻哈哈的討論著自家丈夫和兒子們,一邊走一邊笑好是熱鬧,她們趁著日頭正溫,河邊找了塊適合搗衣的枕石,放下手中的木盆,一件一件仔細的捶打起來。
“哎呦,瞧瞧我家老張這袖子,洗了半天,咋還髒成這樣喱?”張大嬸槌了兩下,發現洗不幹淨,又抓起一件小的,散開一瞧,哭笑不得:“良兒這孩子,又滾到泥巴坑裏撒歡去了,一點都不知道心疼她娘!”
旁邊李嬸聽見,突然笑了起來:“哈哈……都這樣的,我家那死鬼天天喝酒,雖說是自家釀的桃花酒,那也擋不住他嘴饞,喝完就吐,弄了一身髒!”擰過水,李嬸鬆了鬆肩膀,繼續下去:“我家錢生更不得了,每天像隻小猴似的,爬樹,打架,沒事就抓魚逮蛐蛐,衣服剛縫好就又刮破了,都沒法洗,不省心的主哦……”
張嬸聞言,對著別的家的姐妹們感慨道:“咱們大多都是皮小子,要是有個女娃,興許就不會事事操心嘍……”人就是如此,總是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期望,大概是天性。
別的阿嬸們也認同的點點頭,當然,誰不希望有個貼心小棉襖能天天粘著自己叫“娘親”呢,男孩子這方麵當然就差點,所以,得到了婦女們的一致認同。
聲聲槌音,陣陣笑語,配上鳥語鶯啼,綠水漣漪,果然應了一些文人墨客所講的那句‘湘州如畫裏’。
接近晌午的日頭漸足,幾人準備回去做飯,預備離開的前一刻,忽然就從河道上流傳來一陣一陣地香味,濃而不烈,奇異非常。
“好香啊……”
“阿嚏……真夠香滴!”
“怪了,這日子的花也開的挺熱鬧,從沒嗅到過這樣的味兒!”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納悶的很,都忘了回去給家裏人做飯的事了。
……“那是……”
河岸中間遊過來一隻竹草編織的籃子,順著幾名婦人站腳的地方,穩穩地被風緩緩推進……因為晌午快臨近,日光迥碎,映得河麵如鏡,大家眼前恍惚朦朧,認不出籃子裏的到底是何物。
“好……好像是個……是奶娃娃!”李嬸猛的驚呼起來。
張嬸二話沒說迅速地撿起了一根漁民丟棄的廢槳,她不能確保木槳的長度能不能截住中央的籃子,隻好硬著頭皮試試。皇天不負有心人,她們幸運地拽過了那隻裝著“娃娃”的竹籃,救援行動幾次失敗的張嬸麵上可算是露出了笑容。
籃子被提了回去,正所謂一傳十,十傳百。
很快,眾人齊聚一堂。
如今,這竹籃內,紅色錦被裹住的正是一個剛降生不久的女嬰。
白白的肌膚,圓嘟嘟地小臉,那眉眼稚嫩也難掩靈動之態,眼角濕潤似是有些困意,可眼睛仍張的幼鹿一般大,黑黑的眼珠子滴溜滴溜地,對外界甚是好奇十分可愛的模樣。更別提渾身的芳馥,好似百花擁聚,酒釀沉澱,引人迷醉又隱約帶了點繈褓中嬰孩的奶香,真真的渾然天賜,天下獨有。“唉……不知是何人家的孩子,爹娘見是女娃娃,便忍心丟棄了嗎?”張嬸抱著女嬰,對聞訊從田裏趕來的丈夫道。
張大牛一瞧妻子心疼的模樣,便安慰她:“我覺得應該是她爹娘有啥子原故,這樣好看又活潑的娃娃,誰舍得扔河裏……”
張嬸被自家丈夫安慰了一番後心情著實好了三分,她笑了笑似乎想到些什麼,剛準備開口就被一陣吵吵嚷嚷的聲音給打斷了。
“什麼?你要養她……我不同意!”
“咋啦,多俊的孩兒,你不稀罕?!”
“多乖也不行,咱家啥情況,錢生都養著費勁,以後讀書咋辦?!”
“不管,我就要養……”
原來,李嬸和她丈夫田五突然爭論起來,聲音很高。……
兩口子紅著眼,各自固執。
眾人紛紛上去勸架,拉開他們,防止矛盾激化。
張嬸見狀,也犯了難。
不過,她曉得,自家丈夫從來老實寬厚,倘若自己講明收養這孩子的願望,那他一定會滿足自己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