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歐洲共產主義”的發展變化,對歐洲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化起了不小作用。“歐洲共產主義”是意共、西共、法共、英共等一些西歐黨根據當時西歐國家的實際,在探索走向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逐步提出的一些理論觀點和實際嚐試。“歐洲共產主義”的提出和推行,在當時對於捿脫蘇聯大黨主義、教條主義的影響,探索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如何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是有積極意義的。盡管當時它的許多觀點主張就有民主社會主義的傾向,但畢竟還不同於民主社會主義,在共產黨的性質、作用和組織原則問題上,仍堅持共產黨的先鋒作用,堅持民主集中製原則,堅持黨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黨,堅持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目標理想;在指導思想上雖不再提馬列主義但強調以科學社會主義作指導,在行動方針上,雖不提取得政權問題但強調要爭取實現“工人階級的領導權”等等然而,隨著實踐的發展,歐洲共產主義的民主社會主義傾向得到了發展,他們在80年代以來,提出了“新囯際主義”,要求同社會民主黨全麵合作,爭取聯合執政,發展左翼運動。如英國共產黨致函工黨,呼籲黨聯合行動,支持工黨執政;意共提出了“民主替代”戰略,爭取同社會黨建立政治聯盟,獲得大選勝利,進而改變了黨的名稱和宗旨;法共也提出與社會黨合作,並在1985年建立了合作關係。這樣,民主社會主義在歐共黨內的影響日益增長,為回避“共產主義”的詞彙,歐共各黨放棄了“歐洲共產主義”的提法,一些黨明顯地向社會民主黨靠攏或認同於社會民主覺,直接申請加入社會黨國際組織。所以,歐洲共產主義的發展演變,促進了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化的發展。
第五、社會黨國際和各國社會民主黨對推動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化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它們逐步長期對共產黨采取敵對的態度和反對的立場,但七十年代以後,它們逐步改變了對共產黨的策略方針,一方麵提出“新東方政策”,表示願意在緩和東西方關係的同時,緩和同共產黨的關係;另一方麵明確提出“以接近促轉變”的策略,企圖通過同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國家接觸促進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國家向民主社會主義轉變。80年代以來,社會黨國際及其所屬成員黨,為促使共產黨向社會民主黨轉化做了大量工作。它們或是通過訪問、交流活動進行滲透和施加影響,或是通過決議、聲噴支持共產黨的社會民主黨化傾向。社會黨國際1989年的18大,在原則宣言中明確提出要通過“民主化”“多元化”“自由化”促使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國家向民主社會主義轉變;還曾召開一係列專門會議,討論和交流“促變”問題,表示大力支持蘇聯東歐的演變。1991年社會黨國際19大再次表示支持蘇東演變、支持其向市場經濟和多元化民主過渡的進程,並且聲稱蘇聯解體東歐劇變,表明民主社會主義同共產主義兩大思潮的爭論,已經以民主社會主義的勝利而告結束,提出要按民主社會主義原則“塑造21世紀”,而且規定東歐是其重點工作地區。所以,促使共產黨社會民主覺化方麵,社會覺國際和各國社會民主黨可謂費勁不小。
此外,還有曆史的原因。在曆史上共產黨同社會民主黨曾是工人運動中的兩個政黨,長時期內曾相互鬥爭、互相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社會主義運動高漲的形勢下,有大批社民黨成員退出社民黨加人共產黨,有的社民黨與共產黨合並。這樣,不可避免地給共產黨帶來了社會民主黨的影響。這種影響在共產黨遇到挫折的情況下浮現出來,助長了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化的傾向。
正確認識和對待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化問題,關係到共產覺和一些國家今後的發展方向,也關係到社會主義運動能否走出低穀,走向振興。
因此,必須從中總結和吸取經驗教訓,我認為需要著力研究和解決下利問題:
一、正確認識和對待共產黨同社會民主黨的關係問題,主要是共產黨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社會民主黨問題。首先,必須明確共產黨同社會民主黨在目標、性質、任務、價値取向、指導思想等方麵都是根本不同的政黨。長期以來,社會民主黨對共產黨一貫采取敵對態度。70年代初,雖然有的社會民主黨對共產黨的態度有所轉變,表示接觸和聯合的意向,社會黨國際也改變了不讓其成員黨同共產黨接觸的決議,但總的說未曾根本改變對共產黨的不友好態度。它們對共產黨態度的有所變化,主要是策略上的考慮。當然,曆史上共產黨在處理與社會黨的關係上也曾有過這樣那樣的缺點和失誤,但決不能簡單地說因此而造成了社會民主黨對共產黨的敵對態度。社會民主黨對共產覺的敵對態度是由其本性所決定的,是由於兩者存在根本分歧所形成的。其次,應認清社會民主黨實踐活動的性質。雖然社民黨提出了一些有關實現社會主義的觀點和主張,特別是在上台執政以後,推行了一些民主社會主義的方針政策和措施,推行所謂“職能社火主義”、“基金社會主義”、“參與社會主義”或“自治社會主義”等等,但決不能由此認為社會民主黨推行的民主社會主義同科學社會主義一樣也是一種社會主義模式。社會民主黨的實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資本主義國家人民物質生活條件,擴大了一定的民主權利,但它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社會製度本身,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權力結構和階級差別,沒有消滅資本主義社會所固有的各種弊病,它的作用充其量隻是充當資本主義病床邊的“醫生”和“護士”,極力為改良資本主義而努力。所以決不能把民主社會主義模式同科學社會主義模式相提並論。第三,對社會民主黨在資本主義國家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也要有恰當和足夠的估計。雖然社民黨的實踐活動是對資本主義的改良而不是根本改變資本主義,但它的實踐活動在發展經濟、改善群眾生活、促進資本主義社會民主化等方麵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它們與資產階級右翼政黨相比較,是屬於左翼或中左翼政黨,因之,共產黨在為了改變壟斷資產階級統治爭取實現社會主義的鬥爭中,對社民黨采取爭取和聯合的態度,爭取同它們結成一定的政治聯盟。但結成聯盟決不等於認同,否則就會降低自己的性質和水平,導致社會民主黨化。而且社會民主覺在資本主義國家雖然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和某種程度的進步意義,但在社會主義國家執政的共產黨如果推行社民黨的一套,那隻能是倒退第四、會民主黨在國際事務中主張和平,反對戰爭,支持發展,反對霸權,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為了和平與發展,為了反對霸權主義和殖民主義,應在國際範圍內同它們建立超越意識形態的友好合作關係。但在同它們在國際範圍建立友好合作關係的同時,必須警惕和抵製它們利用人權觀念、人道人義幹涉別國內政等錯誤作法,不能因建立友好合作關係而模糊相互的分歧和界限。在這個問題上,不注意建立超越意識形態的友好合作關係是宗派主義,但如因建立友好合作關係而模糊界限與分歧,就會導致投降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