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兒童繪本,最好的家教老師(2 / 2)

《不一樣的卡梅拉》,一樣真實的情感。

這是一群小雞做主角的童書,每本一個故事,中間穿插了很多有趣的細節。童一最喜歡的就是《我要去看海》,偷跑的小雞卡梅拉在海上差點被吃掉,被迫每天下一隻蛋,後來遇到一隻喜歡的紅色火雞,然後平安回到家。作者有意識地插入很多真實的人物,例如航海家哥倫布、天文學家伽利略等,盡管小人兒並不認識他們,但父母卻都知曉,看到小雞卡梅拉和他們在一起,真是覺得特別有趣。

孩子的成長會遇到各類情緒和狀況,培養他們勇敢、獨立、樂觀、堅毅的品格,讓他們遇到事情能自行思考,卡梅拉的故事就像孩子們的一個朋友,讓小朋友明白,原來,生活中除了幼兒園,除了讀書寫字,還有更多好玩的事……

繪本,幫孩子們打開神奇的認知和感知世界。

與卡梅拉係列相對應的,是孩子心智的成長和情商的培養,其實,尤其是小孩子,讓他們手足無措的估計不是在海上被抓了,或者碰到壞老鼠了,而是遇到“傷心、嫉妒、害怕”等摸不著的負麵情緒,或者是他們不知道怎麼去關心別人,不知道想念時該怎麼辦,不知道自己棒不棒。這些心理問題如果僅靠父母來講的話,孩子並不一定能聽懂,但是,如果換了個胖兔子,由它來告訴小朋友這些相關內容,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係列繪本相對來講,比較有規模,話題比較全麵,主人公通常是固定的一個或幾個,對孩子來講,比較容易建立熟悉意識和親切感,例如青蛙弗洛格,例如查理和朵拉,例如稻草人波迪,經常翻出一兩本來讀,每次孩子們都覺得像看到了老朋友。

如果說大自然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的話,那麼繪本至少能分門別類地充當部分大自然的職責,生活在城市裏的孩子們,白天被關在幼兒園,一周能有一兩次逛逛動物園、去科技館的機會已屬難得。所以和不用動腦動嘴的看電視相比,繪本閱讀,就成了最為方便、有益、有效的老師之一了。

讓孩子喜歡上閱讀,就相應地減少些他們傻坐著看電視的時間。讀書是溫暖的平和狀態,基本沒有吵鬧,沒有推搡,允許提問,允許岔開話題,允許自行讀畫,以“輕鬆愉悅的氣氛”為最高目標,至於閱讀什麼,閱讀多少,閱讀的質量,都暫時不強求。

個人覺得,孩子看多少繪本都不為過,而且沒有所謂的“不好的繪本”。你可能不喜歡某種畫風,或者不喜歡作者的說教方式,但這些都是我們成人的判斷和臆測,而不是孩子們的真實感知。他們“看到”“讀到”“感覺到”的內容,遠比我們成人所熟悉的那些方塊字或英文字母來得更加豐富有趣。

童年小貼士

孩子到了3歲,基本可以參與選繪本了,可以帶孩子去書店或者打開網絡鏈接,讓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繪本。

和孩子一起讀繪本,盡量少說教,讓孩子自己多看圖,形象和色彩其實更有話語感。

每個孩子都喜歡讀畫,尤其小時候,盡量選擇圖畫和故事都比較簡單的繪本。

多讀繪本可以鍛煉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同時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養成閱讀的習慣,孩子可以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