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鹿:激發工作熱情的職場寓言11(3 / 3)

打碎你的“天花板”

三十多歲以上的朋友可能都還記得,在中國電視節目形態改革的初期,形式新穎的《正大綜藝》受到大陸觀眾的一致喜愛,創造了收視之冠的佳績。節目的主持人楊瀾本人也因此成為家喻戶曉的名主持。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一片叫好聲中,楊瀾卻放棄了大家眼中理所當然的發展機會,去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繼續深造。這是為什麼呢?這當中有外因,也有內因。就外因而言,這要歸功於正大集團的總裁謝國民先生,他是泰國著名的華裔資本家,楊瀾在做正大綜藝的主持時跟他認識。謝先生一直非常欣賞楊瀾,他覺得這個女孩應該有更廣大的發展空間。

1993年底,謝先生對楊瀾說:“楊瀾,你有沒有想過去國外留學?”“我走了這個節目就沒人做了。”楊瀾半開玩笑地說。這時,謝先生很認真地對楊瀾說:“我認為一個節目沒有一個人的發展重要。我看到你有很多潛質,如果不出去就可惜了。隻要你考取一個好的名牌大學,我就讚助你,我給你學費。”當時楊瀾就問謝先生,你對我有什麼要求,要什麼回報,是不是需要我畢業以後為你工作。他說:“不需要,我幫助過許多年輕人去國外留學,我覺得你是一個人才應該給你這樣的機會。”

然而,謝國民的讚助並不是促使楊瀾從風頭浪尖激流勇退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在於楊瀾想衝破自己頭上那道看不到卻時刻存在的“天花板”。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別人覺得我得意,我自己不得意。我不願意重複過去的生活,但是當時的工作環境和壓力,都讓我處於一個不斷重複自己的過程。我希望能夠過得更充實一點,也希望學更多的東西。”

就這樣,楊瀾第一次主動打碎了自己頭上的玻璃天花板,去了美國,那年,她26歲。

一個人如果一味任由自己沉溺於成功的榮譽裏,那他的人生中絕不會有第二個亮點。隻有敢在輝煌中抽身退去而另開出路的人才是永恒的成功者,才是主掌自己人生的藝術大師。

內心的不安分,是導致楊瀾打碎頭上的玻璃天花板,決定“出走”的根本原因。這種不安分不是膚淺,更不是心靈的浮躁,而是楊瀾價值觀的體現——聽信自己內心的召喚,“愛我所愛,無怨無悔”。堅持己見,積極求變。楊瀾的“脫逃”後來證明她是對的,她獲得了更加廣闊的天空,在她麵前鋪展視野無限的奮鬥機會,打碎了玻璃天花板的女人,可以更加像一隻鴻鵠,與男人一樣在大事業裏騰飛搏擊,因此,她當然走得幹脆,走得瀟灑了。

因此,記住吧——你一定要養成聽信自己的內心召喚而去創造更大成功機會的習慣,

不要過多地受頭上那扇玻璃天花板的壓迫束縛。

時刻準備著,晉升!

很多人雖然希望到更廣闊的空間去表現自己,但卻沒有充分認識到主導自己命運的重要性,認為成功完全是貴人相助的結果。

其實,要想成功,首先就必須轉變這種錯誤的觀念,做自己的主人。

在職場中,能夠獲得貴人相助,固然是晉升的一個重要條件。但也不可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因為機會隻眷顧有準備的人。若想順利取得晉升,還得付出足夠的努力才行。若你整天守株待兔一般,坐等貴人的出現,到頭來也隻會是一場空。

因此,在貴人出現之時,你應該積極進取,為晉升做好充分的準備。

對我們來說,要想獲得升遷、成為名副其實的職場智慧魚,光說不練不行,空有一套方案也不行,你必須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實力。

宋鵑是一位計算機博士,但很長時間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因為人家怕她不好“使喚”。後來,她動了一個心眼,在找工作時,並不拿出學曆證書,隻說自己愛玩電腦,結果很快就找到了一份程序輸入員的工作。在工作中,上司發現她能在輸入過程中發現許多錯誤,並能提出一些實用的建議,覺得她水平不同一般。這時,宋鵑拿出了學士證書。於是,上司給她安排了一個新的崗位。不久上司又發現她有一些過人之處,這時,她拿出了碩士證書。於是,上司又給她重新安排了新的職位。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她又拿出了博士證書。結果,上司就非常放心地把整個公司交給她去管理。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職場中人想辦法向上升遷是無可厚非之事。但並非想升就能升,而必須具備有助於升遷的條件。

為自己打造登天梯

能力是一把梯子,決定你能爬多高。如果指望別人用雙手將你托起來,就得時時擔心他會在何時鬆手。當然,能力並不是個簡單的觀念,主要有以下4個部分組成:

1.技巧:能將困難或複雜的技術簡單化。

2.知識:具備有關的、已經組織好的信息,而且能夠運用自如。

3.態度:表現出高水準的積極的情緒傾向和意願。

4.信念:對自己完美的表現有信心。

能夠把這四種要素有機地整合起來,並運用自如,你就會有一把職場的通天之梯。

不斷提升能力

假設你是一個普通職員,想要坐到主管的位置上,那麼你僅有專業技能顯然是不夠的,你必須還要具備相應的管理能力才能和這個位置相匹配;不但如此,你還需要熟悉相關部門的一些業務,以便跟他們合作,等等。如果這些能力你都不具備,那麼你就應該盡快學習。否則機會永遠不會來敲你的門。

尋找可能的機會

並非所有能力都有助於你的發展,也沒有一種能力可以適用於各種職業。尋求新的發展,意味著你要不斷獲取新的能力,而且是以事業為重的能力,所以你必須十分清楚自己所追求的目標需怎樣的能力,並及時補充這種能力。為了實現這一點,你不妨嚐試以下幾點。

1.確定自己的下一個職位目標是什麼。

2.這個職位當前是誰在坐?他有著怎樣的能力和素質?

3.這個人取得了哪些業績?有過哪些失誤?原因是什麼?

4.多讀一些名人自傳,以便獲得不同的力量。

5.把所崇拜角色的突出能力詳細寫出來,看看哪些是你能夠努力獲得的。

6.把目標職位所需的能力和自己目前的能力作個比較,並為填補這道鴻溝而擬定行動計劃。

7.還有哪些人會得到這個職位,和他們相比,你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裏?怎麼解決?

角色轉化

有的人上升到了一定的管理層就停止了對自己的要求,認為已經足夠了。而且很多情況是,當貴人把你提高到一定的層次之後,你的表現反而不如從前出色。達不到貴人的期望,貴人自然也不願再幫助你。實際上這些都是角色轉化的問題,你沒有真正接受好事業成功者和領導的角色。角色轉化不好對職業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會導致職業的終結。所以,在職場中獲得發展機會的時候,應該盡快適應角色的轉化,應對的措施就是直麵困難勇敢挑戰。

克服不足,要有大氣魄

很多人由於習慣於做小員工,性格上缺乏大氣魄。這樣的人一旦獲得晉升,就會影響自己作為管理者的魅力。此外,還有的人太在意事情的細節和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方法,這種性格好的一麵是可以使問題比較平穩地解決,但是有時候也會給自身帶來麻煩,比如過於照顧下屬的麵子而使問題複雜化,使自己處於兩難的尷尬境地。

相對於基層員工,管理者不應讓自己陷入到細節當中而變得婆婆媽媽。這樣很難把企業做大。因此,在職業發展中不要因小失大,成就大事業一定需要有大胸懷。

保持進取心

許多人由於對工作缺乏強烈的進取心和上進心,容易滿足,再加上煩瑣的生活問題,他們就放棄了主動學習。久而久之,他們的工作能力就會相對下降,無法滿足工作的要求,職業生涯發展也進入了死胡同。其實,靈感的迸發、創新發展都與你獲得的知識有關。對於領導者來說,隻有持續學習才能使事業持續成功。

主動規劃自己的未來

職場中人在規劃自己未來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很多困難,這就要求你必須有很強的韌性,堅決貫徹自己規劃未來的意誌,遇到困難時能夠堅持不懈。在遭遇困難的時候應該及時向身邊的朋友、專家尋求幫助。職業規劃分為3年、5年、10年三種,你應該根據自己的目標做出明確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