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終究沒有回頭,他盡量讓自己的聲音平靜,但是,其中卻不由自主地透出的悲傷:“你們,去吧,去吧。”
“爹。”兩人又是大喊一聲,長跪在座下,孩子似乎感受到了離別的哀傷,忽然揚聲大哭,一時間,整個營帳充滿了悲涼。
直到外麵的將士來通知夫妻二人行動將要開始,兩人才終於離去。這一去,恐怕沒有歸來之時,縱然老人堅強,女子英烈,但是,仍舊免不了悲痛欲絕。
兒子兒媳已經離去,老人才轉過身來,向外看去,滿臉的淚痕,他對女兒說道:“月兒,趁著現在,快些帶君兒走吧,明日拂曉,大戰就要開始,不要讓孩子留在這裏了。”
女兒李月頓時一驚,望向父親,卻正遇上他老而堅定的目光。
“走吧。”老人再次催了一聲,李月才終於抱著孩子,連夜離開戰地,往南方而去,那邊暫時沒有戰火,正是一個好去處。
果如他們所料,夜間斬首行動,李家大子李行及兒媳袁千雪,帶領數十人,成功斬下懷王頭顱,第二日,千機教反撲,大戰立即展開,最終,終究是夏王朝的赤霄殿軍隊更為強大,在半個月後,將千機教剿滅,這一場叛亂,才終於平息。
然而,李的老人,卻一點也不開心,他於大戰之後,告老還鄉,不再上朝。
“兒子兒媳都沒了,還要那些虛名榮耀做什麼。”老人淒涼的聲音,始終扣在每個人的心上,時至今日,人們才終於想到,李家滿門忠烈,李告陽老人兄弟五人,為國盡忠,其他四人,全部戰死沙場,李告陽生子兩個,二子早已戰死邊疆沙場,現在大子也沒了,他豈能不崩潰?
李滿門盡忠烈,拂曉軍回兒女別。
夏曆九百九十三年,此時的大夏王朝已經平定了十幾年了,但是,這是在國內的情況,在北方邊疆,依舊是戰火連天,每日每夜都可能有戰鬥觸發。
因此,赤霄府率領軍隊,同五十萬鎮北大軍共同鎮守北方龍雲關,抵擋著來自北漠魏國的襲擊。這十幾年來,北漠各族,已經在戰爭中被統一,合為魏國,實力強盛,竟直接想要進入大夏,所幸,這些年來,兩國一些小小的摩擦雖然時常有,但是,真正的大戰,倒是從未爆發過。
赤霄府軍隊鎮守此處的,不是大將軍袁明和,而是李家女將李月,十幾年來,她一直鎮守在這裏,鎮守在這荒涼的邊疆,以一個女子之身,叫敵寇不敢妄動,威勢逼人,令人敬重。值得一說的是,李家老將軍雖然告老,但是,他唯一剩下的一個孫子李敗君,已經成長起來了,隨著姑姑李月成長的他,不僅僅武修劍術槍術了得,文修書畫也甚不錯,實在是一個文武全才。
隻是,他受到讚譽的原因不僅僅於此,還因為他統軍戰鬥的能力,絲毫不弱於一些老將,這才是讓眾人驚喜的一點,國有小將,說明國家的未來還有繼承人可以承擔。
荒涼的草原上,一隊輕騎馳騁著,舉目望去,恐怕有上千人,他們一個個臉上,滿是驚喜,洋溢著笑容,很顯然是遇到了什麼開心的事。
這馳騁縱橫的騎兵中,為首一人顯得十分顯眼,他的麵容看上去僅僅二十幾歲,身上的銀甲和血紅的披風,卻告訴人們,他不是凡人,他不是普通的騎兵,而是騎兵千夫長,領奇襲將軍之職,帶領的正是這支近千人的輕騎兵。
“將軍,今日奇襲敵營,收獲甚多,兄弟們沒有死傷,真是可喜可賀啊。”一名副將追上最前麵的年輕小將,一臉喜色的說道。
那為首的將軍輕輕一笑,眼睛望向遠方將要接近的城牆,一臉的敬佩,他大聲喊道:“這是李將軍的計謀得功啊,我們快些走,不要讓將軍等急,回去後,大夥兒一起記功升職。”
“好!”
“好!”
對於這些兵士們來說,打了勝仗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而打了勝仗自身還毫發無傷,則是一件驚喜的事,他們此刻叫“好”,不是為了那功勞,而是因為對於李將軍的敬佩和今日打了勝仗的慶賀。
在北風呼嘯聲中,這一隊騎兵就這麼飛縱而過,向著城池而去,在他們的身後,留下的是那無邊無際的大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