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革阿濟格固山貝勒,以多爾袞繼為固山貝勒。
四月,袁崇煥殺毛文龍。
五月,阿巴泰攻明錦州、杏山等地。
九月,皇太極再征察哈爾。
一六二九年(崇禎二年天聰三年己巳)十八歲。
正月,皇太極令以下諸貝勒代四大貝勒理值月之事。
二月,遣將征察哈爾。
三月,皇太極敕諭歸順各部落蒙古諸貝勒。
四月,皇太極令達海等翻譯漢文書籍,以庫爾纏等記注本朝政事。
九月,濟爾哈朗等征錦州、寧遠。
十月,皇太極伐明。多爾袞率軍自龍井關入邊,與莽古爾泰等攻漢兒莊。
十一月,後金軍隊至遵化,敗明總兵趙率教部。莽古爾泰、多爾袞等赴通州,進圍北京。
一六三○年(崇禎三年天聰四年庚午)十九歲。
正月,後金軍克永平。
二月,多爾袞與莽古爾泰為前鋒回師,破敵營。
五月,以阿敏棄永平、遵化等四城,免死幽禁。
一六三一年(崇禎四年天聰五年辛未)二十歲。
正月,後金造紅衣大炮成。
三月,諸貝勒言事,多爾袞建議應詳議刑獄之事。
七月,初設六部,以多爾袞統攝吏部事。發兵征大淩河。
十月,祖大壽以大淩河城降,後複叛。多爾袞與阿巴泰敗錦州明朝援軍。
一六三二年(崇禎五年天聰六年壬申)二十一歲。
三月,皇太極令達海創製新滿文。
四月,皇太極率軍征察哈爾林丹汗。
五月,多爾袞與濟爾哈朗於歸化城西南俘獲察哈爾部眾千餘。
一六三三年(崇禎六年天聰七年癸酉)二十二歲。
五月,明將孔有德、耿仲明率眾來降。
六月,多爾袞建議入邊攻明,圍城久駐。
七月,嶽托、德格類等克旅順。
一六三四年(崇禎七年天聰八年甲戌)二十三歲。
正月,尚可喜以長山、石城二島來降。
四月,後金初次考選舉人十六名。
五月,多爾袞從征入邊,克保安州,後掠朔州,至五台山而還。
閏八月,後金軍還師。
一六三五年(崇禎八年天聰九年乙亥)二十四歲。
二月,多爾袞、嶽托、薩哈廉、豪格等率兵收服察哈爾林丹汗之子額哲及其餘眾,獲元傳國玉璽“製誥之寶”。
四月,其部囊囊太後、瑣諾木台吉先率一千五百戶降,後額哲及其母蘇泰太後等率部亦降。
六月,多爾袞返師,便道征伐明寧武關、代州、忻州、崞縣、黑峰口、應州等地,大獲全勝。
九月,皇太極處罰大貝勒代善。
一六三六年(崇禎九年天聰十年崇德元年丙子)二十五歲。
三月,改文館為內三院。
四月,尊皇太極為皇帝,改年號曰崇德,國號為清,追尊四祖、皇考、皇妣。封多爾袞為和碩睿親王。
五月,皇太極以阿濟格率兵攻明。以多爾袞、多鐸征山海關牽製明軍。
十二月,皇太極親征朝鮮。
一六三七年(崇禎十年崇德二年丁醜)二十六歲。
正月,多爾袞攻入朝鮮長山口、克昌州、寧邊城,後進圍江華島。朝鮮國王李稱臣投降。
四月,阿濟格克皮島。
七月,分漢軍為左右兩翼。
一六三八年(崇禎十一年崇德三年戊寅)二十七歲。
二月,皇太極親征喀爾喀。多爾袞與代善留守,監築遼陽都爾弼城,又與阿巴泰治盛京至遼河大道。
七月,更定六部等官製,改蒙古衙門為理藩院。禁束發裹足。
九月,以多爾袞為奉命大將軍,率兵征明。
十月,皇太極親自率軍三路攻明。
一六三九年(崇禎十二年崇德四年己卯)二十八歲。
正月至二月,多爾袞率師過燕京,入山西、山東,克城四十,俘獲人口二十五萬七千。
二月,皇太極親征鬆山。
四月,多爾袞回師,皇太極賜其銀二萬兩,馬五匹。
九月至十一月,皇太極分別派濟爾哈朗、阿濟格、阿巴泰、豪格、多鐸等攻打錦州、寧遠等地。
一六四○年(崇禎十三年崇德五年庚辰)二十九歲。
六月至次年三月,多爾袞等率軍於義州等地屯田,包圍錦州。其間曾於寧遠、杏山、鬆山等處屢敗明軍。
一六四一年(崇禎十四年崇德六年辛巳)三十歲。
三月,以多爾袞離錦州遠駐,又私遣甲兵歸家,降為郡王,罰銀萬兩。
六月,皇太極再派多爾袞圍錦州,擊退明鬆山援軍。範文程請於滿、漢、蒙古人中考選生員、舉人。
八月,清軍於鬆山、杏山一帶大敗明軍,王樸、唐通、馬科、吳三桂、白廣恩諸總兵皆敗逃。
九月至次年二月,清軍將明軍主帥洪承疇、巡撫丘民仰等圍困於鬆山。
一六四二年(崇禎十五年崇德七年壬午)三十一歲。
二月,鬆山城破,洪承疇等被俘。
三月,祖大壽以錦州降。
四月,克塔山、杏山,並毀其城。
五月,明遣馬紹愉等來沈陽議和。
六月,始設漢軍八旗。
七月,以功複多爾袞親王爵。
十月,皇太極令阿巴泰率師攻明。
一六四三年(崇禎十六年崇德八年癸未)三十二歲。
八月初九日,皇太極死。第九子福臨繼位,以濟爾哈朗與多爾袞聯合輔政。以碩托、阿達禮謀立多爾袞論斬。以次年為順治元年。
九月,濟爾哈朗克前屯衛、中前所、中後所諸城。
一六四四年(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李自成永昌元年張獻忠大順元年甲申)三十三歲。
正月,多爾袞為攝政王。退朝鮮國王私贈之禮。李自成建國西安,國號大順,年號永昌。
三月,以豪格言語狂悖,攻擊多爾袞,削爵為民,收其所屬牛錄。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禎帝自縊於煤山,明亡。
四月,範文程上書建議攻明方略。多爾袞率軍征明,以濟爾哈朗留守。明寧遠總兵吳三桂以山海關降。清、吳聯軍在山海關之戰中敗大順農民軍。月末,農民軍棄北京歸西安。
五月,清軍進北京。多爾袞下令招降各地明朝舊官。為崇禎帝發喪。明臣史可法等擁福王朱由崧繼位於南京,年號弘光,是為南明第一個權利。
六月,遣巴哈納、石廷柱率軍征山東。定議遷都,遣吞齊喀、和托赴盛京迎順治帝。順天巡撫宋權獻治平三策。
七月,致史可法書信。
八月,李自成於府穀等地反攻。福臨遷都。
九月,多爾袞再遣顧納代等迎駕。史可法複多爾袞書信。
十月,福臨正式登極於北京,發詔大赦。山東趙應元殺清招撫王鼇永。加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建碑紀績。葉臣軍攻陷太原,山西大部為清軍占領。令阿濟格率軍征李自成、多鐸率軍征南明。張獻忠建大西權利於成都,年號大順。
十二月,多鐸軍進抵潼關。
―六四五年(順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李自成永昌二年張獻忠大順二年乙酉)三十四歲。
正月,多鐸軍入潼關,破西安,李自成退師商州。命阿巴泰等赴山東代豪格。
三月,多鐸軍繼續南征。定三院六部等衙門品級。
四月,多鐸克揚州,屠城,史可法死難。
五月,以趙開心建議晉皇叔父攝政王。多鐸軍入南京。李自成犧牲於湖北通山縣九宮山。阿巴泰率軍打壓山東滿家洞人民起義。
六月,以洪承疇招撫江南。分別以孫之獬、黃熙允、江禹緒、丁之龍招撫贛、閩、湖廣、雲貴。改南京為江南省,應天府為江寧。下發令。清軍下蘇州、杭州、紹興。明魯王以海監國於紹興。唐王聿鍵稱帝於福州,年號隆武。
八月,以科道官李森先等彈劾馮銓,李若琳等,處罰之。
一六四六年(順治三年弘光二年張獻忠大順三年丙戌)三十五歲。
正月,遣豪格征四川張獻忠。
二月,以博洛、圖賴征閩、浙。
五月,以多鐸征蒙古蘇尼特部叛人。清軍再破紹興,魯王權利滅亡。唐王權利滅亡。
八月,出邊迎多鐸。
十一月,張獻忠犧牲於四川西充鳳凰山。唐王聿稱帝於廣州,年號紹武。桂王由榔稱帝於肇慶,年號永曆。
十二月,紹武權利為清軍滅亡。
一六四七年(順治四年丁亥)三十六歲。
七月,晉多鐸輔政叔德豫親王,罷濟爾哈朗輔政
十二月,免多爾袞跪拜之禮。
一六四八年(順治五年戊子)三十七歲。
正月,豪格還師。
二月,江西總兵金聲桓、副總兵王得仁倒戈反清。以罪降濟爾哈朗為郡王,罰銀。以罪幽禁豪格至死。
閏四月,李成棟叛於廣東。
九月,命阿濟格征曹縣人民起義,命濟爾哈朗征湖廣大順軍餘部。
十月,代善死。
十一月,奉太祖配天,四祖入廟,大赦天下。晉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
十二月,大同總兵薑叛,多爾袞親征之。
一六四九年(順治六年己醜)三十八歲。
正月,以尼堪征太原。平金聲桓之叛。
二月,多爾袞再度親征薑。李成棟敗死。
三月,多鐸因出痘病死。
五月,改封孔有德為定南王、耿仲明為靖南王、尚可喜為平南王。
八月,大同城破,屠城。
十二月,王妃死,追封敬孝忠恭正宮元妃。
一六五○年(順治七年庚辛)三十九歲。
正月,納豪格福晉博爾濟錦氏為妃。四月,打壓甘肅回民起義,米喇印犧牲。
五月,與朝鮮公主成婚於連山。
七月,下令加派銀兩,於邊外築避暑城。
八月,降博洛、尼堪為郡王。追封母烏拉納喇氏為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讚天儷聖武皇後。
十一月,以身體不適,出邊狩獵。
十二月初九日,死於喀喇城,年三十九。福臨下詔追尊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