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修道是個“順則成人逆成仙”的過程,我們剛開始練,不說“成仙”,首先至少要突破壽命的限製,求得長壽健康,死的時候能好死,痛痛快快抬腳走人,誰也不麻煩。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氣脈通。氣脈真正通暢的標誌就是“一呼一吸及踵”,所以我們呼吸的頻率與我們的壽命是成正比的。
大家看第135頁表格,雞一分鍾呼吸30次,它的壽命隻有12年;鴨子一分鍾呼吸28次,它的壽命隻有16年;那麼狗呢?它一分鍾呼吸24次,所以它活20年。狗很有意思,你養狗,它臨死的時候不死在家裏,跑出去找地方去死,很奇怪的。那麼牛呢?它一分鍾呼吸20次,所以它的壽命有32年;那大象呢?大象是每分鍾呼吸18次,它的壽命是60年。一般說來,人的呼吸是16次,如果你每分鍾呼吸16次,就可以活到72歲;換句話說你每分鍾呼吸18次,你就隻能活到60歲。烏龜能做到一分鍾呼吸兩次,所以它的壽命能達到200年,甚至500年。所以呼吸對人的長壽是有決定意義的,是人的壽命長的重要原因之一——當然,人的壽命還有別的影響因素,如飲食、運動、情緒,有什麼病,等等。我們有空的時候,就可以在家裏看自己的表:你要是能做到一分鍾呼吸16次,就會有72歲壽命;如果能做到14次,可能能達到80歲;你要是做到平時呼吸12次,你就可以超過80歲到90歲。
我們修道煉內丹,呼吸要能做到一分鍾兩次。呼吸要越來越深,勻細深長,自然的,綿綿的,細細的;呼為綿綿,吸為細細。煉內丹我們要漸漸地做到一分鍾兩次或者四次呼吸,你們看廟裏前麵有兩個護法神,叫“哼哈二將”,這就是訓練呼吸的法門。呼吸法門有多少種?按印度人的統計,能達到136種,我們中國的呼吸方法有多少?很難統計,估計起碼一百種。但是,我們現在隻需要練三種,或者最多練六種呼吸方法就夠了。這些呼吸方法跟我們平時的正常呼吸不一樣。
那麼一開始怎麼練呢?
首先,姿勢要保持好,不要彎腰駝背,要放鬆坐直,躺著練,站著練,盤腿練都可以。人體裏有橫膈膜、有盆腔膈膜,隨著年齡的增大,兩個膈膜就真的“隔膜”了,氣就不通了,所以我們呼吸隻是練到這裏有感覺。我們開始修煉的時候,要打通橫膈膜,打通兩層膈膜人體氣脈才通。
那麼打通要用什麼方法?要先用腹式呼吸。所以我們前麵提到,要讓肚子鼓或者癟,呼吸要用到肚子,不能單單隻靠胸腔;婦女多半懂得腹式呼吸,除非受孕了,她隻能用胸呼吸。開始練功,非用腹式呼吸不可。為什麼?因為它能產生力量,打通橫膈膜。但是不可用力,隻是鼓癟的幅度,很小、很輕,不用力。
開始修道練呼吸的時候,我們要鼓肚子癟肚子,這也叫調息。《道德經》中說:“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所以腹式呼吸古代在書上也叫“橐龠”(音:駝越。羊皮風箱的意思)。意思就是說,修道人的肚子好像皮囊風箱,肚子鼓起來,皮囊進氣;然後慢慢放鬆,皮囊出氣。呼吸要勻細深長。練習腹式呼吸的時候不能意想口鼻,因為你一想口鼻血壓就上升,一會兒就會頭暈胸悶,所以要想下丹田,想小腹,難就難在這裏。
女性的下丹田在膻中竅,就是要觀想用乳溝在呼吸,當然,開始也可以用腹式呼吸,其實平時女性就是腹呼吸,將來可改為用乳溝膻中竅開合呼吸,女性想膻中,最好內想。想膻中,乳房會發脹、發熱。
呼吸要越慢越好,越勻越好,越深長越好;吸的時候好像在聞花香,吐的時候好像大雁平沙落地,不用力。修道練呼吸,必須要和意念結合,叫“心息相依、意氣相隨”,一定要做到這一點。它跟我們日常呼吸不一樣,我們日常呼吸可以同時想外麵的事;修道不行,你必須想你的腹腔裏頭,讓呼吸跟意念結合,呼吸就是息,心就是意念,心息相依就是意念跟呼吸結合。開始時我們修道離不開意,將來用的是神,現在沒有達到“識神退位本神出”的程度,隻能用意,也就是“識神”。所以,呼吸也是返息,就是返觀、返聽、返思呼吸,慢慢就練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