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寶寶哭鬧不停的原因
健康的孩子在需求得到滿足後,精神飽滿、兩眼有神、不哭不鬧而且容易適應環境。但生病的孩子情緒有所不同。如果孩子突然出現不愛玩、好哭鬧、極愛發脾氣等情緒,往往是疾病的先兆,如結核性腦膜炎,在出現神經係統症狀之前可先有情緒、精神的改變,性情暴躁或膽小怕事等,然後才出現發熱、嘔吐、嗜睡等症狀。孩子發熱時常會煩躁不安、精神委靡不振。
2.孩子食欲異常與疾病的關係
健康的孩子能按時進食,食量也較穩定。如果發現孩子忽然沒有食欲、拒食或食欲突增往往是患病的前兆。例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腸炎、結核病、寄生蟲病、蛔蟲病、鉤蟲病等都可能引起食欲缺乏;缺鋅、維生素A或維生素D中毒也都可能引起食欲低下。有些急性病症狀還未出現之前就有食欲的改變,如急性肝炎,早期多無症狀,隻是不想吃東西或惡心、嘔吐。
有些疾病還會使食欲增加,如兒童糖尿病,多飲多食、吃不飽、吃得多,體重不升反降。
3.睡眠“小動作”有玄機
孩子在進入睡眠狀態時,身體的各個器官處於休息狀態,但說夢話、夢遊、打鼾、磨牙、腿抽動等“小動作”是某些疾病的征兆。
(1)睡覺中為什麼會磨牙?口腔是人體與外界交流的渠道,也是情緒興奮的源點之一,它具有反映緊張、悲觀等情緒的功能。假如人在白天的情緒過於緊張或激動,那麼在睡眠中,大腦管理咀嚼肌的部分仍會處於興奮狀態,就會不斷地做咀嚼動作。
另外,可能與寄生蟲有關,如蛔蟲病等導致人在夜間磨牙。由於蛔蟲的擾動使腸壁不斷受到刺激就會引起咀嚼肌的反射性收縮而出現磨牙。
孩子也可能是營養攝入不均衡。不喜歡吃蔬菜會造成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從而引起麵部咀嚼肌在夜間不自主地收縮,產生磨牙現象。
(2)睡中口水多是為什麼?人在睡夢中由於肌肉鬆弛,嘴就會張開流口水。這種現象在側睡、疲勞時比較多見。由於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大腦控製著唾液量的分泌,倘若分泌量增加就可能是神經調節發生了障礙。
口腔裏的溫度和濕度最容易造成細菌的繁殖,牙縫和牙麵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的積存容易導致齲齒、牙周病。這些口腔炎症也會促進睡眠時唾液的分泌。另外,鼻炎、鼻竇炎等疾病同樣會使唾液分泌量增加,出現流口水現象。
(3)打呼嚕是孩子睡得香嗎?孩子在過度疲勞的狀態下進入睡眠後會無意識地用口呼吸,目的是多吸氧氣,以消除疲勞,這就會使得軟齶等軟組織加劇振動,引起鼾聲大作。因此,很多人認為打呼嚕是睡得香、身體好的表現。然而,如果鼾聲忽高忽低,間歇數十秒到數分鍾無聲無息就很有可能是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表現,孩子出現這類症狀時應及時去呼吸科就診。
呼吸道的某些部位發生病變或畸形,如呼吸道狹窄的人也容易打鼾。因而,經常打鼾的孩子還應注意是否患了呼吸道疾病,如齶扁桃體肥大、鼻竇炎、肥厚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口腔炎、咽炎等。
4.寶寶步態異常與疾病有關係
有些小兒患病後可表現為步態異常,通過觀察某些特征性的步態可以及早發現潛在性疾病。例如,剪刀步常見於腦癱或者截癱患兒;跛行步態多見於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此外,引起跛行步態的還有其他原因,如小兒麻痹後遺症或其他腸道病毒感染或吉蘭-巴雷綜合征引起下肢癱瘓的後遺症;鴨子步態常見於佝僂病、大骨節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醉酒步態常見於小腦疾病、酒精中毒、巴比妥中毒。
5.為什麼寶寶會呼吸快慢不均勻
健康的孩子呼吸平穩而有節奏,安靜時呼吸頻率嬰幼兒不超過40次/分,兒童不超過30次/分,如果出現呼吸時快時慢,深淺不一,或者有異常聲音,父母應注意孩子是否患病。
患肺炎的孩子常常呼吸增快,伴有鼻翼翕動,口鼻周圍發青等表現;患氣管炎的孩子可在喉部聽到咕嚕的痰聲;患哮喘的孩子則有一種特別響亮的喘鳴聲等。
6.學會看小便顏色判斷疾病
正常兒童的新鮮尿液為透明、淡黃色的液體,隨尿量多少顏色也有深有淡。如果小兒的尿長時間呈現某些特殊顏色,常常是小兒患有某些疾病的先兆。例如,紅色尿多見於小兒腎炎、腎病綜合征、泌尿係結石、泌尿係外傷等;藍色尿多見於注射亞甲藍針劑或口服氨苯蝶啶、大量水楊酸鈉及藍色尿綜合征;白色尿常見於腎盂腎炎、膀胱炎、腎膿腫、尿道炎、絲蟲病或嚴重的腎結核等;黑色尿常見於黑色素瘤患者、黑酸尿綜合征、惡性瘧疾等。
7.寶寶大便異常有原因
大便異常也是孩子生病的征兆,便秘和腹瀉都預示著孩子身體不適。95%的便秘屬於功能性原因,這並非身體本身異常,通常給孩子多吃些蔬菜或其他高纖維食品就可解決這個問題。同時,應鼓勵孩子多活動,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
病理性腹瀉可從大便的性質來分析原因,如小腸發炎的糞便往往呈水樣或蛋花湯樣,而病毒性腸炎的糞便多為白色米湯樣或蛋黃色稀水樣。此外,兒童糞便也會出現紅、黃、綠、黑、白等多種異常顏色。如果不是吃了大量的西瓜或番茄等紅色食品,紅色糞便一般表明消化道出血,主要發生於直腸或肛門的某種疾病,但小兒紅色糞便最常見的原因是腸套疊。綠色糞便常見於出生3天之內的正常嬰兒,但3天之後仍出現綠色糞便,多是由消化不良引的。白色糞便為肝炎或膽管疾病所特有,且孩子皮膚發黃。黑色糞便,呈柏油樣,常是潰瘍病、胃癌、肝硬化出血的信號。
8.寶寶體味異常與疾病
正常小兒身體是沒有異常氣味的,當有些小兒患某些疾病時,身體可以通過皮膚黏膜、呼吸道分泌物、胃腸道的嘔吐物和排泄物發出異味,通過辨別這些異常氣味可以幫助我們較早地發現某些疾病。例如,汗足臭綜合征患兒的嘔吐物、呼氣、尿液、皮膚乃至血液均散發出一股奶酪氣味或汗足的強烈臭味;魚腥臭綜合征患兒的汗液、尿液、呼出氣體中具有魚腥臭味;暴發性肝炎或其他原因導致肝功能嚴重損害的患兒,常呼出一種特殊性肝臭味;糖尿病患兒呼出的氣體會帶有爛蘋果味;苯酮酸尿症患兒尿中散發出一股像鼠尿那樣的怪味。
9.看指甲了解寶寶健康程度
正常孩子的指甲是粉紅色的,很光滑,有韌性,甲半月顏色稍淡。判斷孩子的指甲是否健康要看其表麵形態、顏色、質地、厚度及甲床關係等多方麵。
(1)顏色異常:顏色異常是說孩子指甲、甲板上出現白色斑點,多見於正常兒童,或者為一時性損傷。黃甲是整個指甲變黃,主要是因為吃了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真菌感染也會出現黃甲,但多伴有指甲的形態改變。孩子的甲半月如果顏色異常,呈紅色時多屬心髒病,貧血時呈淡紅色。
(2)形態異常:如果孩子的指甲出現橫溝可能是患了急性熱病(如麻疹、猩紅熱等)、代謝異常及皮膚病。要是甲板中央出現幾行豎著的淺溝,多見於甲母質受損及皮膚扁平苔蘚。甲板變薄脆,有豎著的、突出的棱,甲尖容易被撕裂、分層是指甲營養不良的表現,也見於扁平苔蘚等皮膚病。甲板表現出小的凹窩,可以發生在正常兒童也可以發生在銀屑病(牛皮癬)、濕疹等皮膚病患兒。指甲在縱向發生破裂、可見於甲狀腺功能低下、腦垂體前葉功能異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