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寶寶呼吸障礙的防治(1 / 1)

1.什麼是呼吸抑製症

分娩後,如果新生兒沒有立即出現自主呼吸或呼吸出現後又停止,生命便處於垂危狀態。呼吸係統的障礙導致缺氧和血液及機體中的二氧化碳瀦留,從而影響心髒和循環功能及中樞神經係統的活動。新生寶寶出現呼吸抑製症的原因有如下幾種情況。

(1)母親的疾病,如心髒病、肺病和嚴重貧血。

(2)母親應用過多的宮縮藥物導致子宮劇烈的、持續性的收縮。

(3)母親使用過多的麻醉藥或含嗎啡的藥物,致使嬰兒的呼吸中樞受到抑製。

(4)臍帶脫垂、臍帶繞頸或胎盤過早脫落導致胎兒圍生期缺氧。

(5)分娩時腦出血或早產兒的呼吸中樞功能不全,呼吸功能減弱或障礙。

(6)早產兒和剖宮產兒的肺擴張不全(肺不張)。

(7)透明膜的形成使氧氣交換受阻。

(8)分娩前或在分娩過程中胎兒吸入了羊水或胎糞。

(9)胎兒心髒有嚴重先天性畸形,靜脈血液進入動脈係統。

(10)新生兒急性失血。有呼吸障礙的新生兒麵色發青或蒼白、急性缺氧的症狀還表現為皮膚青紫(發紺)。患兒呼吸呈抽泣樣且無規律,心動變緩但有力;防禦性反射盡管很弱但仍存在,肌張力也未消失。

2.寶寶呼吸障礙的危害

出現嚴重的呼吸障礙和較長時間的抑製狀態後,常會發生腦損傷後遺症。孩子的身體和智力是否發育正常,需6個月至1年後才能斷定。未成熟早產兒的腦部損傷,在頭幾年還無法辨認,到上學年齡才出現多動、精力不集中、行動笨拙、學習困難、行為失常和其他偏離正常發育的症狀。

所有有危險的嬰兒從出生之日起就應由專科醫生進行定期監護,每隔4周左右就應進行一次身體和精神發育情況檢查。

3.怎樣治療呼吸抑製症

對呼吸抑製症的治療目的是要激發並保持呼吸活動,消除缺氧,並盡可能地使血液的過度酸化得到糾正和平衡。有時,隻要吸淨上呼吸道分泌物患兒就可恢複自主呼吸,很快改善其供氧情況。如果這種措施還不能完全解決缺氧問題,就應借助於人工呼吸機進行輔助呼吸,所需氧氣的濃度根據驗血結果而定。使用氧氣與用藥一樣,過量和不足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可采用經皮測氧儀對血氧飽和度進行動態監測,隔一段時間還要做血氣分析。

如果新生兒處於呼吸抑製狀態,如皮膚蒼白,呼吸停頓或抽泣樣呼吸,幾乎聽不到心髒的跳動,嬰兒軟弱無力,失去反射能力,除進行人工呼吸外還須采取其他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