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自己作出決定
鼓勵自己作出決定,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準確地掌握現實。我們知道,人沒有辦法可以知道世界上的每件事,但是有辦法可以在你決定前,多知道一些,也能給你時間思考。那麼,在你作決定之前,你需要注意下麵五個事項:
1.不要害怕作決定
作決定是許多人都害怕的事情,因為決定是具備冒險性的。而且最使人困惑的是,不知道這個決定是否重要,是對還是錯。因為這些不可知性,進而產生無數擔憂的問題,最後任何事情都沒能解決好。
2.不要臨時作決定
一般來講,留給我們做決定做選擇的時間往往是很短很短的,而瞬間的決定通常是不太成熟的,因為這樣的決定很可能是基於對目前有用的事實,這樣的結果一般都不太好,因為這樣的決定經常會顛倒事實、混淆真相。因此最好的決定是在很早之前就決定的那一個。
3.決定要反映你的目標
你的決定應該體現出你的目標。假如你有明確的目標,決定就比較簡單。沒有目標的決定是徒勞無益的,等於浪費時間和機會。
4.作決定不要害怕失去別的
最好的決定不一定是最吸引人的,但一定是能讓你最快得到滿足的那一個。抉擇很少會讓人感到非常舒服的。回憶一生中所作的重大決定,它們都有令人為難的時候。買房子會用掉可能投資在事業上的錢;投資在生意上的錢又可能花在假期旅遊上。為了後來比較大的收獲的決定,延後了以前的享樂。有時候作某些犧牲和放棄現在的享樂是享受長期快樂的唯一辦法。有時候作一些表麵上看起來似乎比另一個選擇差的決定,卻是你能最有可能達到目標的方法。
5.關鍵時刻眼光要準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往往是多方麵的能手,李嘉誠的才智更是表現在各個方麵。房地產投資的技巧已使他獲得了不小的成功,而在股市上,他又顯現出超人的操作技巧。
李嘉誠的成功源於地產股市。1990年初,李嘉誠以他私有的98億餘元資金,控製了市值900多億港元的長實集團。1972年長實上市時,市值才1.57億港元,18年後市值增長近180倍。以全係市值計,比1972年膨脹了586倍。
李嘉誠在股市的操作膽識,一如他在地產一樣,“人棄我取”,“低進高出”。而“高出低進”就是李嘉誠搏擊股市的基本定則。
1985年,李嘉誠收購港燈,他抓住賣家置地急於脫手減債的心理,以比一天前收盤價低1港元的折讓價——即每股6.4港元,收購了港燈34%的股權。這一決定便為股東節省了4.5億港元。
半年後,港燈市價已經上漲到8.2港元一股,接著,李嘉誠又出售港燈1成股權套現,那樣淨賺了2.8億港元。李嘉誠智商過人,低進高出,兩頭連賺。
再如巍城公司開發天水圍的浩大地皮這件事情。由於港府的“懲罰性”決議,開發計劃瀕臨流產,許多股東紛紛萌生出退出的念頭。
但李嘉誠看好天水圍的發展前景。作出了自己的決定,從其他股東手中折價購入股權,於是催生了嘉湖山莊大型屋村的宏偉規劃,最後,長實是這項生意上的最大贏家。
如何才能“低進高出”?關鍵是眼光要準。股市的興旺與衰微,大都與政治經濟因素有直接關係,有規律可循。要研究和掌握這個規律,就要密切關注社會的發展變化。
李嘉誠在股市和地產中的表現令人折服,傳媒稱當時為“中小地產公司的長江實業,初試啼聲,已是不凡”。1972年,股市大旺,股民瘋狂,成交活躍,恒指急攀。李嘉誠趁機將長實騎牛上市。長實股票每股溢價1港元公開發售,上市不到24小時,股票就升值一倍多。這就是“高出”的典型表現。
1973年股市衰微,恒生指數到1974年12月10日跌到最低點150點的水平。1975年3月,股市跌後開始緩慢回升,深受股災之害的投資者仍“談股色變”,視股票為洪水猛獸。在這樣的緊急時期,李嘉誠決定發行2000萬長江實業新股,並根據低迷不起的市價,每股作價3.4港元。李嘉誠宣布放棄兩年的股息,不僅獲得股東的支持,而且為自己贏得實利——股市漸旺,升市一直持續到1982年香港信心危機爆發前。
長實股升幅驚人,李嘉誠贏得的實利遠勝於當年犧牲的股息。李嘉誠作出了自己的決定,用自信心和投資技巧實現了長線投資和回報的雙重目的。
所以,要想做成事情,就要鼓勵自己作出決定,任何事情的完成都依賴於決定的最後實施。當然,決定好了,你的人生才有了方向,進而會更進一步地輝煌。
誌存高遠爭取第一
很多年輕人常常想:“我對自己要求不高,也不打算做一流人物,隻要能做個二流人物,我就心滿意足了。我也不奢望能有個讓我穿金戴銀的工作,隻要有一個一般的職位,我就很開心了。”有這種見識的人很不高明,因為如果你想做二流人物的話,其實非常容易,隻要你不顯出一流人物的才能就做到了。但其實,常常這麼想的人大都不具備一流人物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無法獲得一流的職位的話,就會無可避免地找稍微低一點的職位來將就一下。但是,在經濟條件允許的範圍內,相信所有人都希望吃最好的食物,穿最好的衣服。即使在高級穿戴和美味飲食方麵,你舍不得花費很多錢,但起碼在你的心裏,還是喜歡好的東西的,這是自然而然的。
二流人物就如二流的商品一樣,用人者隻有在找不到一流人物的時候,才會用二流人物來將就。但相信所有用人者都希望找到一個一流人物和自己共事。
大家如果從各方麵去考慮,就不難發現一個無法挺進一流隊伍的人究竟是什麼樣子。他們不僅常常習慣於空耗精力、浪費時間,而且理解能力也很差,言行舉止也很遲鈍,這些人看起就不會有什麼發展空間的,甚至也很難做二流人物。另外還有一些人,一有空閑時間,他們就盡情享樂,放縱自己,過著歌舞升平、醉生夢死的生活,拚命揮霍自己的體力和腦力,最後弄得自己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這種人隻能用行屍走肉來形容,相信沒有一個人會說他們出色的。
與一流人物無緣的人就會被社會競爭所淘汰,造成這樣的事實的原因有很多。或許是因為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染上了不良的風氣習慣,於是就慢慢退步了;或許是因為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又或者是缺乏完善的為人處世的訓練,阻礙了他跨入一流人物的行列。
一直以來,隻有那些竭盡心智,克服無數艱辛,靠自己的努力奮鬥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才能獲得他人的崇敬和敬仰。如果你目前的成就或進步並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的,而是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話,那麼對你而言,這種成功的感覺就不一定好。如果你現在的地位是因為有你父親的麵子,或是其他親友的照顧,不妨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外在因素的影響,你要經過多長時間,做出多少努力,做出多少業績,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呢?也許你雖在其位,但卻覺得很多事情非常不順手,所以就不會太感興趣。因為你的地位不是自己慢慢努力得到的,而僅僅是憑淺陋的學識、低劣的才幹。並不是有歪理幫助就能什麼都能做得了的,所以,為人處世時,就難免會碰壁。到那時,你還願意繼續現在的生活嗎?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成功的機會也很多。每天,在每個行業、每個領域,都有許多機會默默地等著你。但是,機會不會停留,如果你沒有緊緊抓住它,並加以有效利用的話,它是不會眷顧你的。
很多時候,成功需要冒險,你隻有花時間、精力和金錢去冒險,才能成功。如果你不敢嚐試的話,機會是不會主動降臨的。隻有當你樂於並可以付出時間、精力、金錢去跟風險套近乎之時,機會才會眷顧你。
要想成功,還需要學會果斷。機會來臨時,當機立斷,並付諸實際。猶豫不決隻會讓你跟機會失之交臂,並從此機會不會再回來。
而且,成功喜歡勤勉的人。機會不喜歡跟虛度時光、偷懶散漫的人合作。機會更多地留意那些忙忙碌碌的人。他們為了自己的理想和渴望而拚命工作,而他們的努力使他們離成功更近了。
成功還喜歡善於經營時間的人。觀察自己周圍,機會往往是屬於那些善於管理時間,勇於追求理想,並且每一分、每一秒都腳踏實地工作和實踐的人。而那些自由散漫、整天無所事事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成功者比較貪婪,它還喜歡那些堅持不懈、意誌堅強的人。一旦確定目標,就持之以恒地努力,不成功決不罷休。機會從來不會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發慈悲。
成功還喜歡意誌堅強的人。成功路上,荊棘遍布,雜草叢生,有無數艱難和辛酸。也就因為成功之路太曲折,付出太大,所以很多人中途就放棄了。而那些立誌成功的人,則心甘情願付出巨大的代價。意誌堅強的的人,不會輕言放棄。激烈的競爭隻會激勵他們不斷向前,困難隻能更加堅定他們的信念。如果你對現狀滿足的話,就不會達到人生成功的頂點。
如果你想成功的話,就千萬不能小看細節。如果小事辦好了,大事自然也會順理成章了。再偉大的工作也是由許多小細節構成的。即使你隻是忽視了事情的一小部分,都會帶來巨大的損失。不久前驚動世界的東芝筆記本電腦瑕疵問題就差一點斷送了東芝集團的命運。這正是由於老板認為設計時的小小的瑕疵無關緊要,才導致了東芝筆記本的信譽問題,找來眾多消費者的紛紛指責,光美國消費者,公司就賠付了數億美元。
如果你仔細觀察一下那些成功者,就會發現他們並不是一直都處在光輝的頂峰,他們一生很多時候是在頂峰與穀底之間徘徊,但他們卻從來沒有放棄努力,伴隨他們努力的是能力的不斷提高。能力提高了,成功就會永遠屬於你,任何人都無法剝奪,而且,你的能力會幫你到達成功的頂點。
朋友,如果你還在等待成功的到來的話,你就錯了,等待隻能帶給你失望、打擊。如果你想成功,就去主動爭取吧,因為機會從來不喜歡那些好吃懶做光等待的人們。
在你身邊,往往就有成功和機會的影子,努力去尋找它們吧!隻要你努力了,那麼成功的到來隻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