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細節:細節著手,點滴做起(1 / 3)

對小事進行訓練

也許你還記得達·芬奇畫蛋的故事吧,為了把一個蛋畫圓,達·芬奇成百上千次地不斷畫圓圈,所有事情都是這樣,把細節做好,最好的方式就是對小事進行訓練,形成習慣。

在《曾國藩家書》裏,有“書蔬魚豬、早掃考寶”這樣的一句話,說的是讀書、種蔬菜、養魚、養豬的這些小事情也要常常訓練。在體育比賽裏,我們常常看到有些人之所以能獲取冠軍,就在於一個個細小的動作,這些細小的動作就是運動員長期訓練的結果。

一度擔任美國國務卿的基辛格博士,在諸事繁忙之餘,仍舊堅持讓自己的下屬不停地培養重視細節的習慣。當他的助理呈遞一份計劃給他的數天之後,該助理問他對其計劃的建議。基辛格和善地問道:“這是否是你所能做的最好的計劃?”

助理猶疑地回答:“我相信再做些改進,必定會更好。”

基辛格便把那個計劃退還給了那個助理。

努力了兩周以後,助理再呈上了自己的成果。幾天後,基辛格請該助理到他辦公室裏,問到:“這確實是你所能擬定的最好的計劃嗎?”

助理後退了一步,喃喃地說:“或許還有一兩點能夠再改進一下……或許需要再多說明一下……”

助理拿著那份計劃走出了辦公室,準備要研擬出一份所有人——包括亨利·基辛格都一定承認的“完美”計劃。

這位助理日夜工作,有時以至於就睡在辦公室中,三周之後,終於完成了計劃!他很得意地跨著大步走入基辛格的辦公室,把計劃呈交給國務卿。

當聽到那熟悉的問題“這確實是你能做到的最最完美的計劃嗎”時,“是的,國務卿先生!”他激動地說。

基辛格說:“很好!這樣的話,我有必要好好地讀一讀了!”

基辛格雖然沒有直接告訴他的助理應該做什麼,可是就是通過這種嚴格的要求來訓練自己的下屬如何完成一份合格的計劃書。

實際上,任何事情在剛一開始的時候都十分難做,都沒有可循的模式,隻有按照某一種步驟進行訓練,用自己的意誌來堅持,才會漸漸形成運動員一個標準的動作,藝術家瀟灑和俊美的一筆一劃。“勉強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現今的企業都在強調格式化,可是格式化的前提就應當是操作規範的培訓,隻有培訓才會讓所有的人找到一個統一的標準,行動步調才能統一起來,更進一步地講,團隊精神就是從培訓中得來的。

可是,有時我們所麵臨的問題不是沒有培訓,而是我們有培訓的時間,可堅持不了多久,就放鬆下來。大多的企業對於新進員工隻是開會,講企業的曆史,把製度布置下去,以至於應做的工作內容則放在了長時間的實踐裏去了,有時問員工某項工作到底應怎麼做,卻都不知道。

曾有這樣一個例子:

有個財會班的本科學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連續幾次都是錯誤的答案,雖然他所說的數據都十分接近,可是這些對於財務所要求的精確性而言,一個很小的誤差就會和實際情況差之千裏。

對於這種狀況,放在大學的課堂上無所謂,要是放在企業裏,這個學生一定完了,領導看到你第一次錯了便會十分不高興,第二次錯了,就感到你這個人不行了,第三次錯了,或許就不再用你了。由此來說,員工進入企業必定要訓練,包括所有的小事都應訓練。

當然,除了在職場之外,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需要對小時進行訓練,生活中、學習中,不可馬虎對待自己,小事訓練得有速了,你做起事來才可以信手拈來,從而水到渠成。

別忽視小事情

每個人在工作中都會遇到很多事情,而且基本上都是小事,都是一些非常細節的東西。因此,對於一個員工來說,要在工作中顯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無論你喜歡與否,你都要在細小的工作中幹出不同凡響的成績,而且都會有許多證明,你自己能夠勝任小的事情。

相對於那些最終的目標而言,每個員工包括管理者在內可以說天天都在處理著“小”的事情,而且,其中的很多事情常常會覺得相當地簡單細小,不過,對於實現目標來說,沒有多少重要的意義,根本沒有必要去做,然而,你必須得做,而且你還得投入全部的精力去做。對於一般人而言,很少有人喜歡做那些不起眼的小事情,隻是情況特殊才去做的。

一位律師在報紙上登了一則廣告,要雇一名助手到他的辦公室做事。約有50多人聞訊帶著介紹信或推薦信前來應招,但這位律師卻隻挑中了一位衣著簡樸、什麼也沒帶的男孩。

“我想知道,”他的一位合夥人問道,“你為什麼喜歡那個男孩,他既沒帶一封介紹信,也沒有受任何人的推薦。”

“你錯了,”律師說,他帶來了許多介紹信。我從應聘者一進門就注意他們的舉動,我發現,他們當中隻有那位男孩在門口蹭掉了他的腳下帶的土,然後進門隨手關上了門,這說明他做事十分地小心仔細。當看到那位殘廢老人的時候,那個男孩立即起身讓座,這表明了他心地善良、體貼別人。然後進了辦公室,他首先脫去帽子,在回答我提出的問題的時候幹脆果斷,這表明了他既懂禮貌又十分富有教養。

“不過,其他許多所有人都從我放在地板上的那本書上故意邁了過去,唯獨這個男孩俯身拾起了那本書,然後放回桌子上。當我和他交談的時候,我發現他衣著整潔,指甲修得幹幹淨淨,頭發也是梳得整整齊齊。當然,這些小節是極好的介紹信,我認為這比介紹信更為重要。”

那位律師聘用了那位男孩,他的理由都是一些細枝末節的表現,而不是所謂的應聘者的學曆、介紹信與推薦信之類的可以證明他們工作能力強的重要的因素。通過那些小的事情,那位律師看到了那位男孩身上所具有的品質和工作能力。

有豐富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的人事主管喬治,每次給新進員工做培訓時都會告誡大家:“首先要提醒大家一點,那就是,如果你不小心在日常小事情上出現了紕漏,哪怕是隻被老板看到一次,他也會覺得你好像什麼事情也做不好似的,對你的工作能力產生或多或少的懷疑。是的,在老板眼裏,忽視小事情是一個大缺點。”最後,喬治還要給新員工們兩句贈言,一句是:“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是小事情。”另一句則是:“不用為了小事情而焦慮。”

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去麵對那些“令人厭煩的”細小工作呢?經驗告訴我們:要積極主動地去接受它們,把它們看做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一種走向成功之路前的考驗。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碰上那些可以一顯身手的大事的,不過,對待日常細小工作的態度,卻能在無形中,更深刻更全麵地向老板和同事們展現一個人的品格、責任心、工作能力、工作作風等。可以說,日常的細小工作都是最能反映一個人本質的有效途徑。

相對於整個工作全局而言,這些小事情無足輕重,但是,對於一個人來說,任何一件小事情的失誤都有可能使自己在同事們尤其是老板心目中的印象減色不少,這種影響是全局性的。

如果一個人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職位上都能夠出色地完成各種細小的工作,上司一定會把更具挑戰性的任務交給他。因為,通過各種細小工作的鍛煉,那個老板已經全麵地觀察到了他的真正的才能。當然,當他開始擔當重任的時候,他已經踏上了他的事業的成功之路。

如果你真的想給你的同事和老板留下一個好印象,就主動地承擔起那些細小的工作吧。當你竭力出色地完成了它們,你就必定會發現嚴肅對待細小工作的益處。

留意身邊的小細節

在生活中,我們身邊總是充滿了不同的小細節。而每個人也是上天賜予的獨特個體,因此對於小細節這種事情,大家都可以去做,隻是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這往往就是一些細節上的功夫,細節決定著完成的質量,從而也決定了最終的效果。

當然,平時一些不經意的小事,並不是用標準就能衡量出來的,但它卻能反映出一個人真實的東西。展示完美的自己實在是很困難,需要每一個細節都完美;但毀壞自己卻非常容易,隻要一個細節沒注意到,就可能會給你帶來難以挽回的影響。一個不經意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出一個人更深層次的修養。有下麵三個故事:

(一)4.50億分之一的氯黴素含量導致出口退貨:

浙江某地用於出口的凍蝦仁遭到了歐洲一些商家退了貨,並且要求索賠。原因是歐洲當地檢驗部門從1000噸出口凍蝦中查出了02克氯黴素,即氯黴素的含量占被檢貨品總量的50億分之一。浙江這麵的公司不得不自查,原來問題出現在了加工上。剝蝦仁要靠手工,一些員工因為手癢難耐,用含氯黴素的消毒水止癢,因此就將氯黴素帶入了凍蝦仁。

這起事件引起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一則認為這是質量壁壘,50億分之一的含量已經細微到極致了,這樣的含量也不一定會影響人體,隻是歐洲國家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太苛刻了;二則認為是素質壁壘,主要的原因是國內農業企業員工的素質不高造成的;三則認為這是技術壁壘,當地凍蝦仁加工企業和政府有關質檢部門的安全檢測技術,過度的落後於國際市場對食品質量的要求,根本檢測不出這麼細微的有毒物。

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示:錯誤,隻要是錯誤,無論如何細小,都可能造成極大的損失。工藝上的小差異往往顯示民族素質上的大差異。

(二)張瑞敏T28手機使愛立信輸掉中國市場:

有著百年輝煌曆史的愛立信與諾基亞、摩托羅拉並世稱雄於世界移動通訊業。但自1998年開始的3年裏,當世界蜂窩電話業務迅速增長時,愛立信的蜂窩電話市場份額卻從18%迅速降至5%,即便在中國市場,其份額也從1/3左右迅速地滑到了2%!愛立信在中國的市場銷售額一日千裏地從手機銷售頭把交椅跌落,不僅退出了銷售三甲,而且還排在了新軍、三星、菲利浦之後。在中國這樣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上,國際上很多瀕危的企業一到這個市場就能起死回生、生龍活虎,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愛立信卻在這塊風水寶地上失去了它往日的輝煌。

2001年,在中國手機市場上,大家去買手機時,都認為愛立信有很多的缺點。當時,它一款叫做“T28”的手機存在嚴重質量問題。這本來就是一種錯誤,但更大的錯誤是愛立信完全忽視這一錯誤。“我的愛立信手機的送話器壞了,送到愛立信的維修部門,很長時間都沒有解決問題;最後,他們告訴我是主板壞了,必須花700塊錢換主板。而我在個體維修部那裏,隻需要花25元就解決了問題。”這位消費者確切地說出了愛立信存在的問題。那時,幾乎所有媒體都注意到了“T28”的問題,可是隻有愛立信似乎沒有注意到。愛立信一再地辯解自己的手機沒有問題,而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在背後搗鬼,意圖破壞愛立信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然而,市場不會去探究事情的真相,也不給愛立信以“伸冤”的機會,無情地疏遠了它。

其實,信奉“亡羊補牢”觀念的中國消費者已經給了愛立信另一次改過的機會,隻不過,愛立信沒能好好地把握那次機會。

一家報社曾連續三次報道了愛立信手機在中國市場上的質量和服務問題,引發了消費者以及知名人士對愛立信的大規模批評,而且,愛立信的768、788C以及當時大做廣告的SH888,竟然還沒有取得入網證就開始在中國大量銷售。當時,輕易不表態的電信管理部門的聲明,也是證實了此事。至此,愛立信手機存在的諸多問題立刻浮出了水麵。但愛立信還是一如既往地采取掩耳盜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據當時參加報道的一位記者透露,愛立信試圖拿出幾萬元廣告費來賄賂媒體;愛立信廣州辦事處主任還心虛嘴硬地狡辯:我們的手機肯定沒有問題!既然選擇拒不認錯,愛立信自然不會花時間去解決問題,更不會切實去做服務工作。質量和服務中的缺陷,讓愛立信輸掉了它從未想放棄的中國市場。愛立信的失敗正是由於不重視身邊的細節,不勇於承擔失誤,使得愛立信在通信市場上被除名。

一個由數以百萬計的個人行動所構成的公司經不起其中1%或2%的行動偏離正軌,任何一次小細節的失誤都有可能給公司帶來意想不到的損失。

(三)一頓奢侈的晚餐嚇跑了外商:

某國有企業與一家美國大公司洽談合作問題,這家企業花了大量功夫做前期準備工作。在一切準備完後,公司即刻邀請美國公司派代表來企業考察。前來考察的美國公司的代表在這家企業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企業的生產車間、技術中心等一些場所,對中方的設備、技術水平以及工人操作等,都非常滿意。中方工廠非常高興,設宴招待美方代表。宴會選在一家十分豪華的大酒樓,有20多位企業中層領導及市政府的官員前來陪同。美方代表以為中方還有其他客人及活動,當知道隻為招待他一人之後,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美國代表在回國之後,發來一份傳真,拒絕與這家中國企業合作。中方認為企業的各種條件都能滿足美方的要求,對代表的招待也熱情周到,可是卻遭到美方拒絕,對此也相當不理解,便發信函詢問。美方代表回複說:“你們吃一頓飯都如此奢侈浪費,要把大筆的資金投入進去,我們如何能放心呢?”

試想一下,如果這家企業得到了這次合資的機會,它將有大量的資金湧入,對它前途的發展來說可是非常有利的。所以這次合作是一件大事,但這件大事卻因為一頓飯的“小節”而毀於一旦,這的確是不注意身邊的細節而造成了因小失大。

那麼,“一顆沙裏看出一個世界”,你身邊的細節能夠看出你的將來,你要做大事,就應該留意身邊的細節,做好了每一個細節,你才能更好地做好大事。

做好小的事情

一次,路過朋友的辦公室,就打算進去看看,發現他桌上的辦公用品像曲別針、紅藍鉛筆、膠水什麼的,都擺著雙份。朋友見我不解,就微微一笑,給我講起一盒釘書釘的故事。

朋友畢業於某名牌大學,並成功地考入一家省級機關。剛進機關時,他雄心勃勃,一心隻想幹大事。但上班以後才發現,自己每天就像一個打雜的,所幹的工作既沒有智慧含量,也沒有什麼前途可言,雄心的焰火就被掐滅了。

一次大會前夕,很多文件需要加班處理,他的工作是裝訂和封套。上級反複叮囑他:“一定要認真,以防到時慌亂。”聽到這話,他心裏很不舒服,心想:這麼點小事,用得著你這麼叮囑嗎?所以就當做了耳邊風。看同事們在一邊忙碌,他懶得幫忙,就在一邊看報紙。大家的文件完成後都交到了他手裏。他就開始慢慢裝訂,但沒想到訂到十幾份的時候,訂書機“哢”地一聲,沒書釘了……於是,他就隨意地打開訂書釘盒子,由於盒子是空的而呆住了。

這時,所有人都開始幫他翻箱倒櫃找訂書釘,但平時仿佛滿世界的小東西現在卻哪都找不到。當時已是深夜,但必須在第二天8點,大會開始之前將文件發到代表手中。處長就生氣了:“事前沒叫你好好準備嗎?這點事都做不好,成績再好有什麼用啊!”自覺理虧的他隻能無言以對,恨不得找個洞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