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耐心傾聽的規則
講話要一句一句地講,一段一段地講,現在還要加以補充,在談話時要你一句我一句地講,你一段我一段地講,隻講不聽,隻聽不講,都不算真談話。我們所追求的口才,不隻是講的問題,還有聽的問題,不隻是口的問題,還有耳的問題。
有良好口才的人,同時也有良好的耳才。會說話的人,同時也是會聽話的人。會說話的人,在說的時候,決不隻憑自己的意思一味地說。他在未說之前、在說的時候、在說之後,都有一件事情使他非常關心,那就是,他的話在對方聽起來是怎樣的。
為保證說的每一句話為人所重視,不惹人討厭,唯一的資本是耐心地聽別人說話。
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要注意以下規則:
(1)對講話的人表示稱讚。
這樣做能營造良好的交往氣氛。對方感到你的稱讚越多,他就越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相反,如果你在聽話中表現出消極態度,就會引起他的警惕,並對你產生不信任感。
(2)全身心注意傾聽。
你可以這樣做:麵向說話者,同他保持目光的親密接觸,同時配合標準的姿勢和手勢。無論你是坐著還是站著,與對方都要保持雙方都最適宜的距離。人們親身的經曆是,隻願意與認真傾聽、舉止活潑的人交往,而不願意與推一下轉一下的石磨打交道。
(3)以相應的行動回答對方的問題。
對方和你交談的目的,是想得到某種可感覺到的信息,或者迫使你做某件事情,或者使你改變觀點等,這時,你采取適當的行動就是對對方最好的回答。
(4)別逃避交談的責任。
作為一個聽眾,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如果你不明白對方說出的話是什麼意思,你就應該用各種方法使他知道這一點。比如,你可以向他提出問題,或者積極地表達出你聽到了什麼,或者讓對方糾正你聽錯之處。如果你什麼都不說,誰又能知道你是否聽懂了?
(5)對對方表示理解。
這包括理解對方的語言和情感。有個工作人員這樣說:“謝天謝地,我終於把這些該死的信件處理完了!”這就比他簡單說一句“我把這些信件處理完了”充滿情感。
(6)要觀察對方的表情。
交談多數時候是通過非語言方式進行的,那麼,就不僅要聽對方的語言,而且要注意對方的表情,如看對方如何同你保持目光接觸、說話的語氣及音調和語速等,同時還要注意對方站著或坐著時與你的距離,從中發現對方的言外之意。
(7)別提太多的問題。
問題提得太多,容易造成對方思維混亂,談話精力難以集中。
(8)別走神。
有的人聽別人說話時,習慣考慮與談話無關的問題,對方的話其實一句也沒有聽進去,這樣做不利於交往。
(9)別匆忙下結論。
不少人喜歡對談話的主題做出判斷和評價,表示讚許和反對。這些判斷和評價,容易讓對方陷入防禦地位,造成交際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