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你三種陳詞方法
改變別人的思考方式可以采取正麵陳詞、反麵陳詞、側麵陳詞的方法:
(1)正麵陳詞。
這是用正麵言辭誇大對方的錯誤意願,在對方徹底認識自己的錯誤後,而不得不改正的說話原則。《史記?滑稽列傳》記載:楚莊王最心愛的棗紅馬病死了,莊王打算用大夫的喪禮來安葬它。群臣認為這種做法不妥。莊王下令說:“誰來勸諫我不要葬馬,就處以死罪!”優孟得知此事後,上殿仰麵大笑,莊王驚問其故,優孟沒有直接說莊王葬馬這件事存在欠妥之處,而是說以大夫之禮安葬棗紅馬顯得寒酸,應以國君的葬禮來安葬。莊王更加糊塗了,要優孟解釋清楚。優孟說:“應以雕玉為棺,文梓為槨,調動大批士卒修墳,征用大批百姓負土。送葬時,讓齊國、趙國的使節列於前,讓韓國、魏國的使節翼隨於後;再給它造起祠廟,祀以太牢之禮,奉以萬戶之邑。這樣一來,諸侯各國就知道大王您把人看得輕賤,而把馬看得很尊貴了。”莊王一聽,突然醒悟過來,深責自己險些鑄成大錯,遂打消了用大夫禮葬馬的念頭,改為以六畜之禮葬之。
(2)反麵陳詞。
這是從事物的反麵人手揭示出錯誤的原則。
秦宣太後愛魏醜夫,太後病危將死之時,下令說:“埋葬我的時候,一定要魏子殉葬。”魏醜夫聽後十分害怕。庸芮可憐魏醜夫,為他向太後求情。他問太後:“您認為死了的人還有知覺嗎?”太後說:“沒有知覺了。”他又說:“像太後這樣聖明聰慧的人,明明知道死者是沒有知覺的,為什麼還要讓自己生前所熱愛的人陪葬呢?如果死者真有知覺,那先王一定已經長期積怒在心了,太後連補救過失的時間都不夠,哪裏還有時間去私愛魏醜夫呢?”太後聽了連連稱好,而魏醜夫也免於一死。
(3)側麵陳詞。
這是從思想的側麵指出錯誤的原則,這是一種隱匿的說法。
齊威王剛上任時,不問政要,不察民情,天天沉溺於酒色之中,齊國陷入了朝不保夕的險境之中。一天,淳於髡乘機對威王說:“楚國有一隻大鳥,身披五彩停歇在宮廷的屋簷下,一停三年,不飛不鳴,人人不知是隻啥鳥?”齊威王說:“這不是普通的鳥,它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過後,威王一改往日的頹勢,發奮為雄,起用了敢於進諫的大臣,殺死貪官汙吏,親自安排國家大事,使齊國很快強大起來。
正麵陳詞、反麵陳詞、側麵陳詞作為有效的說服方法在具體運用時,隻要采取慎重的態度,就可以不花多大的力氣而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