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間接讚美的三種形式
真誠坦白地直接讚美別人固然也能取得良好效果,但假若用詞不當,就有可能變成阿諛奉承,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或讓眾人覺得你太露骨、太肉麻。如果你對直接讚美信心不足,那麼采用間接讚美的方式,著重表達自己對某一類人或物的讚美,也會收到不同凡響的效果。這樣無論是怎樣使用溢美之詞都不顯得露骨和肉麻,而對方又能夠同樣領會到你的讚賞之情。
間接讚美有三種形式:
(1)以麵帶點式讚美。
即不直接讚美對方,而是針對對方的優點,大加讚美其優點所在的層麵,這樣以麵帶點,言在彼而意在此,不著痕跡,卻使對方如沐春風。
《圍城》中的方鴻漸就是這樣一位巧施讚美的能手。他經蘇小姐介紹認識了蘇的表妹唐曉芙,唐曉芙說自己是學政治的,給方鴻漸提供了一個自己還算內行的信息。一般說來,女孩學政治是比較有野心且缺乏靈氣的,因此蘇小姐誇她道:“這才厲害呢,將來是我們的統治者、女官。”方鴻漸從她的話裏發掘出了閃光點,大加渲染了一番,說:“女人原是天生的政治動物,虛虛實實,以退為進,這些政治手腕,女人生來就全有。女人學政治,那正是以後天發展先天,錦上添花了。曾有一種說法,說男人有思想創造力,女人有社會活動力。所以男人在社會上做的事該讓給女人去做,男人好躲在家裏從容思想,發明新科學,產生新藝術。我看此話甚有道理,女人不必學政治,而現在的政治家要想成功,都得學女人。政治舞台上的戲劇全是反串。老話說,要齊家而後能治國平天下,請問有多少男人會管理家務的?管家要仰仗女人,而自己吹牛說大丈夫要治國平天下。把國家社會全部交給女人有多少好處。”方鴻漸一席話說得唐曉芙心花怒放、喜不自禁。自然,這一番頗費心思的間接式讚美達到了他預期的目的。
(2)借用第三者的口吻讚美對方。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第三者”所說的話往往比較公正、實在。因此,以“第三者”的口吻來讚美,更能贏得對方的好感和信任。
1997年,金庸與日本文化名人池田大作展開一次對談,對談的內容後來輯錄成書出版。在對談剛開始時,金庸表示了謙虛的態度,說:“我雖然過去與會長(指池田)談過世界知名人士不是同一個水平,但我很高興盡我所能與會長對話。”池田大作聽罷趕緊說:“你太謙虛了。您的謙虛讓我深感先生的‘大人之風’。在您的72年的人生中,這種‘大人之風’是一以貫之的,您的每一個腳印都值得我們銘記和追念。”池田說著請金庸用茶,然後又接著說:“正如大家所說“有中國人之處,必有金庸之作。先生享有如此盛名,足見您當之無愧是中國文學的巨匠,是處於亞洲巔峰的文豪,而且您又是世界‘繁榮與和平’的香港輿論界的旗手,正是名副其實的‘筆的戰士’。《春秋?左傳》有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是之謂三不朽。’在我看來,隻有先生您所構建過的眾多精神之價值才是真正屬於‘不朽’的。”
在這裏池田大作主要采用了“借用他人之口予以評價”的讚美方式,無論是“有中國人之處,必有金庸之作”,還是“筆的戰士”、“太上……三不朽”等,都是輿論界或經典著作中的言論,借助這些言論來讚美金庸,顯然既不失公允,又能恰當好處地給對方以滿足。
(3)背後讚美人。
《紅樓夢》中有這麼一幕:史湘雲和薛寶釵都勸賈寶玉入仕為官,賈寶玉對此十分厭煩,對著史湘雲和襲人讚美林黛玉說:“林姑娘從來沒有說過這些混賬話!要是她說這些混賬話,我早和她生分了。”湊巧這時黛玉正來到窗外,無意中聽見賈寶玉說自己的好話,“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歎。”結果寶、黛兩人互訴肺腑,感情大增。
林黛玉認為,寶玉在湘雲、寶釵、自己三人中隻讚美自己,而且不知道自己會聽到,這種好話就不但是難得的,還是無意的。倘若寶玉當著自己的麵說這番話,那麼他極有可能是在打趣或想討好自己。
由此可見,背後說別人的好話,遠比當麵恭維別人要明顯好得多。如果我們當麵說人家的好話,不免有點恭維、奉承之嫌,而且這種正麵的讚美所產生的效果是很小的,甚至還會有起到反效果的危險。當我們的好話是在背後說時,人家會認為我們是出於真誠的,是發自內心說他的好話,人家才會領情,並感激我們。此外,若直接讚美的度不足會使對方感到不滿足、不過癮,甚至不服氣,過了頭又會變成恭維,而用背後讚美的方法則可以緩和這些矛盾。而一般情況下,我們在背後說他人的好話,是很容易就會傳到對方耳朵裏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