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江南某地,有一個叫靈修寺的寺廟,廟裏的老住持年前去世了,由他生前指定的圓明和尚接任了住持,主持寺中大小事務。

寺裏十個和尚來到縣衙,告圓明當了住持後,把多年來寺裏積攢下來的10兩黃金占為己有。

縣令當即把圓明傳到縣衙問話,圓明分辯說:“師父去世前對庫中佛門資財一一清點交與我,並沒有黃金呀!”

可是,那十個和尚卻異口同聲地說,親眼看見前任主持把黃金交給了圓明。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這十個和尚見圓明辦事過於認真,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所以準備聯合起來擠掉圓明住持。

縣令通過審問,知道圓明是無辜的,但需要想辦法證明他無罪。縣令審理過很多稀奇古怪的案子,這個案子對他而言顯然也並不難,他心生一計,立即破了此案。

請問,縣令用的是什麼計謀?

答案:縣令將那10個和尚分別請到10個屋子,然後給他們黃泥,讓他們捏出黃金的形狀來。既然他們都說自己看見過黃金,捏出來的形狀應該相似才對。可是那10個和尚捏出來的黃金的形狀一個人一個樣,這隻能證明他們在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