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老板心灰意冷地走了。
財哥和那幫做事的兄弟,依舊留守在工地上。既然大家沾親帶故,所以,誰也沒有責怪財哥。反正,隻要跟著財哥,有飯吃,將來還有錢分。就是沒做事,天天耍,也要算工錢的。
財哥原來以為,做老板是最威風最風光的,沒想到,還有這麼窩囊的日子過!天天在工地上,心裏急得肝腸寸斷,恨不得拿把菜刀去殺人。
最難的還不是財哥,而是管夥食的霞婆。十九個人,十九張嘴,天天要吃要喝,個個都是強勞力,肚子大得很,吃得多,拿什麼來填? 10
事情做到這個地步,就隻有想辦法去到處借錢。
財哥試了試,親朋戚友,全找了一遍,沒有借到一分錢。
霞婆,財哥命中的福星,做了一件最經典的事,後來被人知道後,莫不嘖嘖稱讚:佩服!
霞婆有一個遠房親戚,按輩分算表姨,原來在茅洞橋信用社上班,後來退休在家,屋裏應該有點積蓄。霞婆左思右想,要借錢,隻有去找她。
第一次上門,霞婆從衡陽買了點水果,早晨坐車趕到栗江,走了幾裏土路,到了那個表姨家。家長裏短,聊了大半天,慢慢就說到了自己做小老板,承包了一棟房屋工程的食堂,就在衡陽城裏易賴街口。因為老板出差,沒有預支夥食費,手裏有點緊,想借五百塊錢轉一下,等老板一回來,就馬上還。
五百塊錢,數額不算很大,說好隻借三天,表姨當時就表態答應了。吃完飯,就陪著到栗江街上信用社,取了五百給霞婆。
這是第一次借錢。
這五百塊錢,霞婆分文沒動,等了三天,再次坐車趕到栗江,還買了水果,親自還錢。還錢不稀奇,關鍵是,還完錢後,霞婆還按五分算了利息。表姨很感動。表姨推三推四,堅決不肯要:
“哎呀,我們都是親戚,借五百塊錢,哪裏還要算利息!”
霞婆急忙表白:“姨啊,我是借你的錢做生意,我賺了錢,肯定要分一點給你啊!我沾了你的光哦!”
“五百塊錢,你能賺好多錢囉。這點小錢,莫算利息啦!”表姨依舊不肯,“下次,你賺了很多錢,再分,再算利息,好不?”
霞婆堅持自己的理由:“這次是這次,下次再借姨的錢,下次再算下次的!”
表姨繼續找理由推脫:“你還買了水果給我,這就算利息,好不?”
霞婆反駁:“那我還吃了姨的飯呢,也要給姨飯錢不?”
在霞婆的再三堅持下,表姨終於收下了利息。
霞婆走的時候,也許是表姨覺得不好意思,順口說道:“經常來耍啊,缺點錢的話,來找我借吧。很多錢沒有,幾百塊錢,還是不缺。”
霞婆要的就是這個承諾。
又過了幾天,霞婆再次去了表姨的家,說工地上人越來越多,房子正在建,這次開口要借一千塊。還是借三天。
一千塊錢在霞婆手裏,安安靜靜呆了三天。三天後,依然按時還清了。當然,也付了五分的利息。說明一點,霞婆上門,沒有打空手,照舊買了水果的。
這是第二次借錢。
這樣借錢,按道理,會虧死!偏偏霞婆,不僅沒有虧,還靠這一招,走出了困境。
11
霞婆在表姨那裏借到了第三筆錢,是個最大的轉折。
能成功地借到錢,不得不說霞婆的那個死鐵朋友,又是後來的死鐵冤家:呂風。
霞婆那個死鐵朋友,在衡陽城常勝西路,衡陽市中醫院旁邊,開了一家正規的洗頭店,名字叫做“呂風發藝”。門店不大,剛開始隻有一個門麵,後來才增加到兩個。再後來,增加樓上樓下。別的發廊,洗頭要五塊錢的時候,而她呢,隻要三塊,還包頭部按摩、按手、按背,起碼60分鍾。生意很火爆。別的發廊洗頭收費壹拾塊錢,她呢,隻收捌塊錢。總而言之,她的價格是最低的,而她的服務呢,的確是最好的。回頭客特別多。特別是中午,吃過飯,大家就往呂風發藝跑。老板娘呂風十分漂亮,整天笑眯眯的,陽光燦爛,一看,就讓人心情很爽!手下那些洗頭妹,個個年紀不大,清純靚麗,中規中矩。在遍地發廊做“特別服務”的衡陽,有這麼一個幹淨、規矩的發廊,人人可以放心大膽帶自己老婆去消費的地方,的確名聲很響。
霞婆在最初最艱難的時候,就是在呂風發藝借的錢。每次所借不多,拾塊也有,幾拾也有。正是這有限的錢,保證了十九個人的最低生活費用,穩住了人心,也保住了財哥後來發財的根基。特別是那一次,表姨要做壽,霞婆開口借了壹仟塊錢,讓霞婆終於借到了一筆大錢,功不可沒。至於後來財哥又娶了呂風,讓霞婆痛悔不已,那是後話。
霞婆準備去第三次借錢的時候,恰好遭遇表姨要做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