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13
華砣對風水大師的態度很冷淡:“我從來不相信風水呀、命運呀!我佩服毛主席,不相信這些子虛烏有的東西!”
風水大師姓陳,很多熟悉他的人都稱呼他:陳半仙。至於他的真名實姓,很少幾個人知道。
陳半仙笑道:“毛主席就是因為不信,所以才吃虧。比如他的韶山故居,前山就比後山高,以至於他的後代很難超越他;他的故居旁挖了一條地下通道,挖斷了龍脈,所以他的兒子毛岸英被炸死……”
華砣很厭惡陳半仙的樣子:“不要跟我講這些好不好?我不信,就不信!”
我有點尷尬,不知所措。師傅隻是笑,也不說話。風水大師陳半仙似乎見慣不驚,平和地說:“有些東西,不管你信還是不信,它都真實存在。我剛剛看了新房,財運很好,隻是,你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你一定!”陳半仙停頓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小心血光之災!”
華砣哈哈大笑。“我鬼都不怕,還怕什麼血光之災!”
既然這樣,大家都不再討論這個問題,一起去吃海鮮。
在廣州,吃海鮮是件最大眾的事情,好像隨便走進任何一家餐廳,都有海鮮吃。廣州的海鮮有多少種?很難數得清;海鮮的做法又有多少種?答案是多到n種。無論是好食、抵食,還是多種食法,在廣州那形形色色的海鮮餐館裏,都能一飽口福。
不論是黃沙水產批發市場那樣的平民樂園,還是豪華如五星級酒店,不時可見外國友人舉著手指頭興奮嚷嚷:“Seafood、Seafood”,本地人更不用說了,不管富裕或清貧,在海鮮當道的時節裏,人人都藏不住一份欲望。
在廣州吃海鮮最好的地方是哪裏?有人說是五羊新城寺右二馬路53號的海鮮餐廳,還有人說海鮮世界、東江海鮮、海鮮迎賓酒樓等都不錯。我們那天去的是盛港灣海鮮食府,位於黃沙的水產市場內,出品各式粵式海鮮,最大特色是顧客可以從市場選購海鮮,送到盛港灣海鮮食府進行各式加工,煎、炒、燜、炸、蒸、焗、刺身,任君選擇;環境一流,大廳清雅舒適,園林式設計,有空中花園食府之稱,樓頂的江景房,可把珠江畔的鵝潭美景盡收眼底。
華砣的酒量驚人,是我那次才發現。假如我用深不可測來形容,肯定會有人認為我吹牛。但是,我從來沒有見華砣喝醉過。也就是說,華砣從來沒有遭遇過真正的對手。就連那次,我們搞定教育局長的宴會,十多個大男人圍攻華砣,耍的是車輪戰術,結果全部醉倒,隻有華砣一個人沒事。那一次,有點喜劇意味,很耐人尋味。
14
華砣是個聰明人,會總結成功的經驗。既然做負麵可以快速致富,何必再千辛萬苦去為別人唱讚歌。所以,華砣開始全神貫注尋找負麵線索。
不管是報紙雜誌,還是廣播電視,隻要有負麵的社會新聞,華砣就看得津津有味。後來,廣州也開始流行那句名言:“防火防盜防記者!”我明白這句話背後的內容。
華砣終於找到了一條線索,廣州市某大學有一個學生,舉報了自己“被就業”的真實情況,撕開了高校的這塊遮羞布。華砣直接找到教育局,要求采訪大學生“被就業”事件真相。
隨著各大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高校學子的就業問題早已成為社會和學校關注的焦點,形勢嚴峻,就業非常難。無論是公辦大學,還是民辦高校,大家為了招生,都有意無意吹噓自己學生的就業率。華砣是“被就業”的大學生,快畢業時,按照學校要求找人填寫了就業接收單位,還花錢找人蓋章,才領到畢業證書。表麵上看,學校統計的就業率很高,真實的就業狀況,大學生們自己一清二楚。甚至教育部曾發布消息稱,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68%。對於就業率的真實性,公眾從來就沒有真正地相信過。而“被就業”的流行,則無疑為虛高的就業率做了最好的注腳。
一方麵是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麵是各種渠道公布的“令人振奮”的就業率,“頭熱腳涼”的故事反複上演。“頭熱”的是各級領導,“腳涼”的是畢業生。虛高的就業率就像“皇帝的新裝”一樣縹緲,不同的是,“被就業”的故事下,尷尬的不止是皇帝。在這場“被就業”的窘境下,誰是最尷尬的對象:大學生、企業、政府、統計部門,還是高校或者教育局?
華砣尖刻的發問,讓教育局負責接待的官員左右為難。
當然,華砣的目的不是找碴,她要求教育局做出合理解釋,並公開“正麵報道”,公布廣州市各個高校就業“真實狀況”,廣告宣傳費,不!準確的名稱是“專題片製作播出費”,總共60萬元。時長四十分鍾。原則上在廣東電視台播出一次,重播兩次。
大家都是明白人,沒有一個糊塗鬼。雙方很快達成協議,當天晚餐,教育局領導親自設宴款待我們。華砣居然把我“隆重推出”,說我是她的頂頭上司:“專題部主任”,她是我的徒弟。
我要說的就是那次晚宴,不知道喝光了多少瓶高度白酒,我謊稱有高血壓沒有動杯,滴酒未沾,而華砣兵來將擋,來者不拒,一喝成名。從那次以後,廣州市教育係統的領導們,再不與華砣拚酒。
也就是那一次拚命喝酒,華砣在教育係統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表揚華砣“豪爽、講義氣”等等,各個高校都曾支持過華砣廣告宣傳費。
換句話說,後來華砣喪命,也是起因在那一次。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