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狗,一嘴毛(1 / 2)

沒想到,林縣令的案子剛剛平息,澤州知府虞協和多瑞兩人又生出一場事端。虞協任鄉試監視時,和首道薑梅很親近,交往日好。虞協回到澤州知府任上後,薑梅經常給虞協寫信,很多不該對人說的話,都在信上對虞協說了。林縣令的案子發生後,薑梅很信任虞協,讓他拿出三千兩銀子,連薑梅自己還有太原知府王有壬、藩台張蘭沚也各自拿出兩到三千兩銀子,湊成一萬多兩,交給林縣令,讓他撤案。這個時候,虞協對薑梅還是非常感激的。

沒過多久,虞協派他的侄子帶著錢回浙江老家,不幸的是在過黃河時,侄子落水身亡。侄子死了,多年搜刮的黃金白銀也沒了。虞協得到消息後,又驚又怕,竟一命嗚呼了。虞協的妻子李氏,是一個超級陰鷙的婦人,且粗識文墨。凡是薑梅寫給虞協的信,這女人都藏在一個木匣子裏收起來。虞協死後,李氏就拿著這封信,到薑梅的衙門告狀,說她的丈夫是薑梅威逼至死的。李氏還在稟狀內揚言,要告到北京去。究其企圖也無非是想敲詐薑梅一筆錢罷了。

薑梅接到稟狀後,很是難堪,與藩台和臬台兩司商議,請示讓代州知州李廷揚(就是前年被打的那個陽曲知縣)暫時代理澤州知府。當時,李廷揚已經接到命令代理潞安府,還沒有赴任,這時又改派澤州府。薑梅叮囑李廷揚妥善為之,並說一定不會把虞協的虧空算在他的頭上。

虞協生前欠了省城裏各鋪戶和師爺各項錢款約七八千兩銀子,這些人現在都在澤州討要,吵得李氏和虞家人都受不了。正在無計可施的時候,李廷揚到了。

李廷揚牢記薑梅的囑托,詭稱是虞協的生前好友,其實他和虞協素不相能。李廷揚撫著虞協的棺材嚎啕大哭,那種悲傷讓所有在場的人都深受感動。李廷揚又撫慰虞協的幼子,並請李氏相見。李氏叩謝後,將丈夫身後蕭條以及現在被債主追討的情形詳細地告訴了李知府,並將薑梅逼死其夫現正具稟控告的事情也一一說了。李廷揚假裝不知,對李氏說:“我與死者是骨肉至交,現在又接替了他的職位,你丈夫欠的錢由我來還。所有的欠條與你們再沒有關係。”李氏再次叩頭致謝。

李廷揚又說:“薑道台和死者是至交好友,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就是林縣令案發後,薑道台讓虞協出三千兩銀子,也是為了保住他的知府烏紗。人的壽命有長有短,這是上天注定的,你不應該把這件事情算在薑道台的頭上。我一定轉告薑道台,讓他送一份厚厚的賻儀,以全其友誼。隻是,薑道台的信你卻必須交出來,這樣,債務和賻儀的事才好辦理。”李氏於是把薑梅給她丈夫的信件一共七封一齊交給李知府。李知府接過一看,裏麵的很多話的確不可告人。李知府擔心李氏反悔,就將信在虞協的靈前焚化了。事情才得以平息。

後來,那些債主向李廷揚討債,李廷揚還不起,就和薑梅商量,薑梅推說債務是李廷揚認的,和他沒有關係。李廷揚本來是我的手下,求我向薑梅去說情。我又能幫上什麼忙呢?後來,我調往福建,李廷揚也調任山東青州知府,他在丁憂回四川期間投河而死,薑梅不久也病死了。那些債主們的錢後來怎樣了,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