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水鎮到高唐(3 / 3)

據豐縣的老百姓說:“賊軍來的時候,列隊而行,隊伍差不多長三十裏,寬八裏;敗走時,零零星星,千百成群,也差不多有幾萬人,卻引頸受戮。一敗如此,可見惡貫滿盈,天奪其魄。”

後來捷報上報皇帝,勝帥被賞賜宮保銜,德貝子也受到優厚的賞賜。經過勝帥的保奏,我也憑著攻打臨清城的功勞,得到皇上的恩旨而免於發配,仍舊留在軍中效力。我從去年帶兵到獨流,初戰就獲得大勝。今年正月,賊軍傾巢撲營,我拚死抵禦,使賊軍未能得逞。二月,我又斬獲了敵軍的偽師帥、旅帥,這也都已奏明皇上。在那個時候,如果勝帥奏請免掉我的處分,皇上一定會恩準;可是,因為我不屑於低聲下氣地去求勝帥幫忙,勝帥也就沒放到心上。此次豐縣奏捷,勝帥保薦的有功人員達500多人,我卻沒有忝列其中。他這次保舉的人中,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在營中,可是很多親自參加戰鬥的人卻沒有被提起,何以彰公道呢?

接下來,我又隨大軍折回連鎮,有很多同營的委員受到越級提拔,相比之下,我就更是慚愧萬分。可是,我又不能離營回家——運氣背晦到了極點,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迎來轉機。到連鎮後,我所帶的兵勇隻剩下三四百人,裝備器械也丟失殆盡。回想當初在廟工剛組建這支鄉勇時,軍容是何等嚴整。等到後來因事獲罪,兵權不再,軍隊的銳氣也就日漸消磨,真是可惜啊!國家之事,敗之極易,成功極難,大抵如此。

賊軍首領李開芳從連鎮向南逃竄,勝帥緊追不放,我也隨同前往。最初,賊軍逃竄時,大家都不知他們逃往何處。跟著我的兵勇不足十人,而前後都是賊軍經過的路線,幸好遇到了善祿將軍,於是就隨著他行軍。文案處、營務處諸位大人也都沒有探明賊軍的去向。初更後,我隻好往崇恩的軍營中借住一宿。我的人馬都又餓又累,實在撐不下去了。

天亮之後,我抵達德州,買來一升多小米,生火煮粥。剛剛煮熟,蔡梅庵太史來了,說餓得受不了,就將我煮的粥吃了。我到達腰站後,才知道賊軍已經占據了高唐州。

第二天早上,我到大營問明賊情,才知道李開芳所帶賊軍其實不到一千人。高唐州姓魏的知州開門迎接,賊軍殺死了魏知州,占據了高唐州城,擺出死守到底的架勢。官軍四麵紮營將高唐團團圍住,賊軍躲藏不出,官軍也找不到交戰的機會——這時正好是五月初六。

我建議勝帥抓緊時機攻城,擔心賊軍日久生智,事情變得複雜難辦。勝帥說:“大軍尚未到齊,還不能大舉進攻。但是我敢斷定,不出半個月,本帥一定會砍下李開芳的人頭——就讓他多活幾天吧。”當時正值豐縣大捷之後,勝帥趾高氣揚,下屬的話真是一句也聽不進去了。

賊軍在高唐城外挖了三道很深的壕溝,又在城牆下開了個暗門,通向第一道壕溝;然後又在第一道壕溝上開了個洞,通向第二壕和第三壕。壕溝內潛伏下十多名賊軍,官軍的槍炮都打不到。我軍的兵勇跨過壕溝時,賊軍就用長矛向上戳,或者用小炮轟擊,很少有幸免的。城門有時開有時關,明明看見賊軍進進出出,可是兵勇就是不能前進。勝帥擔心賊軍趁著夜晚逃跑,每天派馬步兵勇站成一隊站崗,賊軍等到官軍疲憊了,就繞道馬隊的後麵拋擲炸彈,馬隊受驚逃散,往往就被賊軍殺死。步兵稍不小心,賊軍就已偷偷地到了跟前,猝不及防,就遭了賊軍的毒手。幾個月來,沒有哪一天是沒有官兵被害的。到下半夜時尤其危險,將士們都視站崗為畏途。

賊軍每天晚上都到附近村莊搶糧食,四川兵和湖南兵中都有私通賊軍的,所以官軍的一舉一動,賊軍了如指掌;而賊軍的情形,官軍卻一無所知。有人向勝帥獻計,挖一條又長又寬的壕溝,將賊軍圍困起來,賊軍不能出來搶糧,時間長了,自然不能支持。勝帥於是命令雇請民夫在距離城牆三到五裏的地方挖掘壕溝,銀子花費了不少,但多數都進了工程負責人的腰包,沒收到什麼實際效果。

又有人向勝帥獻計挖地道直通城中,勝帥又命令雇請民夫從離城二三裏的地方開始挖地道,彎彎曲曲地向前掘進,可是工程量實在太大,也不是短時間能夠發揮作用的。

又有人向勝帥獻計鑄造巨炮,勝帥於是命令帳下所有委員捐獻鐵器,用於鑄造巨炮。委員們踴躍響應,一般捐一百斤鐵的,就上報捐了一千斤鐵。兵勇們將方圓五十裏以內百姓家裏的鍋都砸了,用車拉到營中用來鑄炮,百姓不堪其擾。等到巨炮鑄成,大約重一萬七八千斤,從鑄炮車間拉到炮營,相距五裏,用了將近一千人和四十頭犍牛,花了三天的時間,才運抵大營。點火後,炮彈射出,炸碎了幾塊城磚,城牆卻紋絲不動。又在城牆外加高炮台,安置了神威、五城、永固等大炮,晝夜轟擊,也沒有得手。

又有人向勝帥獻計築一座高台,比城牆還高,可以俯瞰城中。一旦看見賊軍,就可以放炮。高台建到將近一半時,有人又說這沒有什麼用,於是就停工了。

又有人向勝帥獻計用木頭造一種很高的牌子,擋住城中飛來的炮彈。勝帥命令畫出式樣照做,木牌高十丈、寬三丈,下麵裝有車輪,由幾十個人推的推拉的拉,運到離城二三裏的地方,剛進入賊軍的火力範圍,前麵拉的人就一哄而散了,賊軍的槍炮射穿擋牌,推的人也無法立足。兵勇撤退後,因為這個木牌又大又重難以拉回,就丟在曠野中,賊軍也沒拉走。

九月初七,勝帥在各營選拔敢死隊,每人頭頂木桌,身帶火藥數斤,前進到城牆下,挖了一個大洞,將大約有兩三千斤火藥埋進去,傳令隻等城牆被炸倒,各營就發起衝鋒。火藥點燃後,城牆被開了一個幾丈寬的缺口,兵勇直接衝上去,希望能夠得手。可是賊軍在豁口處埋伏了很多士兵,用長矛橫刺,再加上城上炮石如雨點一樣砸下來,兵勇們衝不進去。不一會兒,城牆豁口處就豎起了木柵欄,官軍無法逼近。這一仗,有七百多名兵勇和將官受傷,到黃昏時賊軍才收兵回營。失去了難得的進攻機會實在可惜,勝帥的計謀也算用盡了。

據說,當火藥剛點燃時,城牆崩塌,忽然一陣狂風卷起,向官軍撲麵而來,吹得兵勇們無法睜眼,等到狂風過後,賊軍已做好準備。後來,據從城裏逃出來的難民說,當時匪首李開芳已經備好了馬,準備逃竄,可是沒想到竟然一陣黃風刮來,得以保全——這難道不是天意嗎?我在軍中也已經很久了,深知逆匪擾亂天下,其實都是生民劫數難逃,不僅最終消滅賊軍不是人力能決定的,就是每次戰鬥的勝敗,都是上天早已安排好的。隻希望上天早點厭倦這種戰亂,讓逆匪早日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