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多事之秋(1 / 3)

1.第二次亞非會議流產

訪問非洲回來,陳毅又要參加即將在雅加達舉行的第二次亞非會議籌備會。又有重擔在身,陳毅受命之餘,不免要多斟酌,細思量。

9年前,在萬隆舉行了第一次亞非會議。萬隆會議的意義和影響隨著亞非民族獨立運動的風起雲湧,變得巨大而深遠。這幾年間,亞非國家間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中蘇關係公開破裂;中印發生了邊界爭端;印度和巴基斯坦也發生了武裝衝突……一係列挑撥、分化和爭議,給亞非團結帶來了陰影。

陳毅感到,這次籌備會不會是簡單地就時間、地點問題達成協議即可。他想起總理的提醒:蘇聯曾說它的亞洲加盟共和國可以參加亞非會議。莫非這會是這次籌備會的障礙?

總理和陳毅的預感被應驗了。在籌備會上,印度代表提出:蘇聯有很大一部分領土在亞洲,因此它是一個亞洲國家,應邀請蘇聯參加第二次亞非會議。一石激起千重浪,一時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也有人迫於蘇聯的壓力而默守中立,陳毅當時就聲明:中國堅決反對蘇聯參加亞非會議。

為什麼呢?陳毅在會議最後一天作了一篇論據充足、雄辯有力的講話:

“蘇聯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國家,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地理常識問題。蘇聯自己也從未以一個亞洲國家自居,在聯合國中也從未參加過亞非集團的活動,為什麼偏偏在這時提出這樣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給大會造成爭執和分歧呢?”

“中國反對邀請蘇聯,是為了維護萬隆精神,維護亞非會議的原則,如果屈從於某些大國的壓力而放棄原則,將會使我們亞非會議蒙受恥辱!”

這一番慷慨陳言很有說服力,很多代表當場表示支持中國意見,而印度代表也越發激動地力爭。到了那天下午6點,由阿富汗等6國代表組成的小組會宣布達成協議:將邀請蘇聯參加的問題推遲討論,提交給明年召開的第二次亞非會議首腦會議作出決定。陳毅感到,問題複雜化了。如果籌備會以這樣一紙決議宣告結束,在陳毅看來無異於一次大失敗。但現在離會議最後結束不過幾小時,該怎麼辦呢?

“奇正相生神莫測,一著風雲又變色”,這次,陳毅又憑著他的勇氣,耐心和智慧力挽狂瀾。一方麵,他建議大會主席將6國小組會擴大為12國,補充了中國、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錫蘭、幾內亞等6國代表參加;一方麵他利用會議間歇時間積極宣傳解釋,使許多國家的態度由曖昧趨向明朗,由默守中立轉向公開支持中國的立場。

在夜裏十點召開的全體會議上,便形成這樣一個局麵:除了印度、錫蘭堅持邀請蘇聯之外,小組會中其他十國均不同意邀請蘇聯。印度進退維穀,相當孤立,它會孤注一擲以退會相要挾嗎?

陳毅發言了:“我們不能允許把亞非國家的利益出賣給某個大國,但在具體問題上的爭論,我們還是要照顧亞非團結的大局,願意作出一定讓步的。”印度代表聞此言,鬆了一口氣。最後,經陳毅建議,在籌備會最後公報中寫道:關於邀請蘇聯問題和提交首腦會議問題,“沒有得出一致意見”。根據國際會議的慣例和萬隆會議協商一致的原則,這種說法實際上是最終否決了印度代表的提案。

數天的波折、辯論、鬥爭,取得這樣的協議,真不容易啊!《人民日報》為萬隆會議9周年發表的社論中說:“第二次亞非會議籌備會以它傑出的成就,給這個反帝節日增添了光彩,這是萬隆精神的偉大勝利,也是亞非團結史上的一個重大發展。”

然而,圍繞著亞非會議的鬥爭並沒有停止,動蕩的全球局勢在亞非團結事業內部也播下了分化和動亂的種子。關山險阻,風雨無常,等待陳毅的,並不永遠是麗日、鮮花和凱旋。

早在第二次亞非會議籌備會上,就已確定將於1965年6月在阿爾及利亞的阿爾及爾召開第二次亞非會議。現在,到了“綠葉成蔭子滿枝”的時節,總理、陳毅和代表團成員作了充分準備後,登上了西行的飛機,準備先到開羅停留訪問,然後飛往阿爾及爾參加亞非會議。

飛機行進在去往開羅的航線上。就在此時,總理、陳毅收到開羅陳家康大使發來的急電,出了什麼事?原來幾小時以前,亞非會議的東道國阿爾及利亞發生了一場政變,前政府領導人本貝拉被捕,由布邁丁領導的革命委員會已掌握了首都阿爾及爾的局勢。

這一來,如晴空中雷聲乍起,風雲突變。亞非會議還開不開?局勢驟然間變得複雜而緊迫了。

總理、陳毅在開羅停留了三天。三天裏,他們同阿聯領導人就第二次亞非會議問題進行了一係列緊張磋商和會談。也在這三天裏,阿爾及爾不斷傳來布邁丁政府對亞非會議表示積極支持的消息,因為新政權一上台,首先關心的是政治上得到各國的承認,因而布邁丁積極承擔東道國的義務,力主如期開會。在這種情況下,陳毅也率代表團部分成員,來到阿爾及爾。

各國代表團也陸續抵達阿爾及爾,但許多政府首腦出於對阿爾及利亞前領導人本貝拉的友好關係,反對立即承認新政權和如期召開會議,非洲的13個英聯邦國家就發出了這種呼籲。麵對這種情況,為了促進亞非團結,陳毅一方麵滿腔熱情地向布邁丁新政權表示了支持,另一方麵又不厭其煩地向各國代表團做工作。盡管他知道由於美國的阻撓,蘇聯的插手,亞非國家對會議的要求和想法不盡相同,但他仍以忘我的熱忱全力以赴。當他得知英聯邦13國再次呼籲延期開會,而東道國的態度又發生變化時,他及時調整了方針,向其他代表團表明了考慮延期開會的意見。

離預定的外長會議日期隻有一天了,陳毅更加爭分奪秒地工作。然而就在那天晚上,在次日將要開會的“鬆樹俱樂部”會議大廈裏,轟然一聲巨響,刹那牆倒屋斜,磚瓦飛迸,煙霧彌漫,兩名正在會場安裝機器的我新華社工作人員受傷。這一爆炸,使與會代表們的人身安全受到了直接威脅,形勢急轉直下。那夜,陳毅徹夜未眠,在他腦中閃過的,是政變、會議、炸彈……

第二天一早,陳毅向阿爾及利亞駐華大使亞拉提出了一項緊急動議:鑒於目前形勢和會場發生的爆炸事請東道國采取主動,與各國外長團體協商後,發表公報推遲會議。經過緊張磋商和交換意見,到了中午12時半終於達成協議:取消原定的外長會議,並立即召開常設委員會會議,商定亞非會議的延期問題。

也許是在阿爾及利亞的磋商探討中,中國就看出:在一係列重大原則問題上,亞非國家不可能取得一致意見,所以中國沒參加3個月後強行召開的又一次外長會議。果不其然,那次會議的結果是使會期成了“不定期延期”。因而第二次亞非會議宣告“流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