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朝總理同歡聚
張穎女士曾經深情地回憶道:“周總理是我們章家四代人的至交啊!”確實,周恩來不僅是一位偉大的外交家,也是一位十分重感情的朋友和慈祥的長者。他十分注重“內交”,關心下屬,注重做好統戰工作。周恩來與章文晉一家的深厚感情就是他“內交”與統戰工作的一個縮影,公事與私誼,那親切的問候,無微不至的關懷,怎能不令人時時記起呢?
章文晉的外祖父朱啟鈐,晚清時期曾任京師大學堂譯學館監督、洋浦鐵路局北段督辦,北洋時代曾任交通部總長、內務部總長、代理國務總理。此後在津滬自營實業,經辦中興煤礦、中興輪船公司等企業,並在北京組織營造學社從事古建築的研究。解放前夕,朱啟鈐先生居住在上海。周恩來特地請參加北平和談後留下來的章士釗先生寫信給朱啟鈐,勸他留下為新中國服務,不要去香港或台灣。
上海解放後,周恩來派章文晉到上海,將他的外祖父接到北京定居。朱啟鈐來到北京後對共產黨和新中國的各項舉措都抱有好感,親自組織將中興輪船公司停在香港的九條貨輪召回祖國,支援新中國的海運事業。他還將珍藏的歧陽五世家五十六件文物都捐獻給了政府。在周恩來的關懷下,朱啟鈐擔任了中央文史館、北京市政協和全國政協的職務,他還兼任古代建築修整所的顧問。五十年代初擴建天安門廣場,修建人民英雄紀念碑,周恩來特地指示有關部門征求了朱啟鈐先生的意見。1961年朱啟鈐九十大壽,周恩來派人送來了一個大花籃。幾天後,政協小禮堂裏專門為他舉辦了一個小型的祝壽宴會。除了親屬之外,參加宴會的還有張學銘、章士釗、翁文灝以及所有在京的七十歲以上的政協委員。周恩來出席了宴會,在祝酒時,他說:“今天在座的都是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我是個小弟弟(總理當時是63歲)。我們今天不隻是給朱桂老(朱啟鈐號桂辛)祝壽,而且也是給在座的各位老人祝壽。”
這是一次別開生麵的聚會,北洋代總理朱啟鈐,國民行政院院長翁文灝,人民政府總理周恩來,三朝總理彙聚一堂,共敘祖國發展盛況,真可謂空前絕後。
翁文灝是中國著名地質學家,字詠霓,浙江鄭縣人。他生於1889年,14歲就考中了秀才。1908年他赴歐留學,四年後畢業於比利時魯汶大學,是中國第一位地質學博士。回國後,他先後擔任過工商部地質所研究員,清華、北大教授,清華大學校長。1935年後他參加國民政府的工作,曆任行政院秘書長、經濟部長兼資源委員會主任、行政院副院長。
1948年5月,蔣介石在南京搞了一場“行憲國大”的鬧劇,當選為首任“行憲總統”。總統選舉後便要組織首屆“行憲內閣”。蔣介石本來想讓張群來“組閣”,但是國民黨CC係一派暗中抬杠,硬是把張群逼了下去。蔣介石沒有辦法,就把所謂“新政學係”的翁文灝找了出來,出任“行憲”後的首任行政院長。
翁文灝本是一個抱著“科學救國”、“實業救國”理想的書生,在政治上沒有多少經驗,也沒有什麼野心。他從內心上是反戰愛國的,但卻常常被人利用。這樣他就上了共產黨的“戰犯”名單。
1948年11月,翁文灝與王雲五試圖挽救國民政府財政的“改革幣製”失敗,金圓券飛速貶值,物價飛漲,政府財政徹底破產。翁文灝被迫引咎辭職,他的行政院長前後隻當了六個月。
解放軍渡江之後,翁文灝離開了大陸,漂泊輾轉在海外。在遠離祖國故土的歲月裏他經曆了思想上深刻的反省,決意“舍棄任何帝國主義範圍內的地位、尊重我對中國人民的責任”。這時,原資源委員會主任孫越崎先生代表新中國和周總理向他發來了熱情的召喚。1951年1月,翁文灝擺脫各種阻撓,勝利地返回祖國,成為第一個從海外歸來的國民黨高級官員。翁文灝和朱啟鈐,一個是國民政府行政院長,一個是北洋政府代總理,最終都生活在新中國的懷抱裏,為祖國的昌盛、民族的振興作出了貢獻。這其中又包含著周總理的多少關懷,多少心血呢!所以,當三朝總理共聚一堂的時刻,人們都由衷地讚歎著周總理出色的統戰才能。
2.周公館玉成的婚事
在張穎和章文晉共同的記憶裏,他們人生結合的那一段曲折、浪漫的愛情之旅也離不開周恩來的熱情幫助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