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未寄的信“注釋1”(2 / 2)

我一口氣寫了這幾張信紙,我的手累了,我需要放下筆吐一口氣。我想休息。可是說起休息來,我更不能不想到你們:你們常常是不知道休息的。你們常常恨不得把一生的光陰在一個短時間裏用盡,隻為著想把工作提早完成,即使在並不順利的環境裏,也是這樣。然而中國是那麼大,任務又是那麼多,一個任務接連著另一個,剝奪了你們的休息時間。你們的堅強的心支持了你們的身體,你們的犧牲精神克服了各種的困難。為了萬人的將來,你們忽視了個人的現在。為了萬人的安樂,你們放棄了個人的幸福。你們的身體瘦弱了,可是你們的精神更強健了。你們知道你們並沒有白活,最有力的證據便是各處都需要你們。這一點安慰、這一點鼓勵,你們接受了。可是你們拒絕了其它的享受、其它的酬報。

在大會中我聽到了關於你們工作的報告,在大會以外的晚會中,我看到了你們的工作成績;在將近一個月的直接和間接的接觸中,我知道了你們生活的詳情。對著你們的沒有英雄氣概的外貌,我說不出我心裏的感動和敬愛。你們是那麼平凡、那麼樸實、那麼純真,而且那麼謙虛。從外表看,你們彼此間似乎沒有什麼分別,除了身材的長短和年齡的差異。其實不單是你們彼此間,就是你們同別的穿製服的人站在一處,在外表上我也看不出你們和他們的差別。唯其平凡,你們更能得到別人的敬愛;唯其樸實,你們才能夠把你們自己的命運跟全中國人民的命運結合在一起;唯其謙虛,你們在做過了那麼多的工作以後還能夠保持你們的純潔。你們是不會驕傲的,你們是不知道驕傲的。

可是今天我卻感到驕傲了。因為有你們這樣的文藝工作者活在新中國的土地上,我才覺得做一個文藝工作者是一樁值得驕傲的事情。

大會已經完畢,分別的日期似乎也已決定,你們就要走了。任務在催逼你們。你們要回到你們的部隊、你們的農村、你們的工廠、你們的機關去。你們要回到你們從那兒來的東北、西北、華東、華中、華南去(你們有的還要跟隨部隊打到西南和華南去)。你們要回到你們的工作崗位去,回到你們的工作同誌那兒去,是的,還有幾萬個工作同誌在等待你們。他們等著你們回去告訴他們北京的消息、新的消息。他們等著你們回去跟他們一塊兒進行新的工作、新的任務。工作需要你們,人民需要你們,新中國需要你們,新時代需要你們。

我在這最後說到的“你們”,是連你們的幾萬個工作同誌也包括在內的。他們是跟你們一樣的有著獻身精神的文藝工作者,他們也曾,而且一直在為著新中國流血流汗。作為新中國的人民的一分子,我要求你們把我的問好和祝福帶給他們。

1950年1月在上海。

“注釋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五〇年五月五日《文彙報》。

“注釋2”即丘東平(1910-1941)。

“注釋3”即高詠(192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