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講話向來有點結結巴巴,現在盡講些歌功頌德的違心之論,反而使我顯得從容自然,好像人擺地攤傾銷廉價貨物一樣,毫無顧忌地高聲叫賣,我一點也不感覺慚愧,隻想早點把貨銷光回房休息,但願不要發生事故得罪詩人,我明天才可以順利返家。雖然挨了詩人不少的訓斥,我終於平安地過了這一天的學習關。隻有回到我們的房間裏,在一根長板凳上坐下來疲乏地吐了一口氣之後,我才覺得心上隱隱發痛,痛得不太厲害,可是時時在痛,而且我還把痛帶回上海,讓它破壞了我同蕭珊短暫相聚的幸福。“樣板戲”的權威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在我的夢裏那些“三突出”的英雄常常帶著獰笑用兩隻大手掐我的咽喉,我拚命掙紮,大聲叫喊,有一次在“幹校”我從床上滾下來撞傷額角,有一次在家中我揮手打碎了床前的小台燈,我經常給嚇得在夢中慘叫,“造反派”說我“心中有鬼”,這倒是真話。但是我不敢當麵承認,鬼就是那些以楊子榮自命的造反英雄。
今天在這裏回憶自己扮演過的那些醜劇,我仍然臉紅,感到痛心。在大唱“樣板戲”的年代裏,我受過多少奇恥大辱,自己並未忘記。我絕不像有些人過去遭受冤屈,現在就想狠狠地撈回一把,補償損失。但是我總要弄清是非,不能繼續讓人擺布。正是因為我們的腦子裏裝滿了封建垃圾,所以一喊口號就叫出“萬歲,萬歲,萬萬歲!”難道今後我們還要用“三結合”、“三突出”等等創作方法塑造英雄人物嗎?難道今後我們還要你一言、我一語、你獻一策、我出一計,通過所謂“千錘百煉”,產生一部一部的樣板文藝作品嗎?
據我看,“四人幫”把“樣板戲”當作革命文件來學習,絕非因為“樣板戲”是給江青霸占了的別人的藝術果實。誰不知道“四人幫”橫行十年就靠這些“樣板戲”替它們作宣傳,大樹它們的革命權威!我也曾崇拜過“高、大、全”的英雄李玉和、洪常青……可是後來就知道這種用一片一片金葉貼起來的大神是多麼虛假,大家不是看夠了“李玉和”、“洪常青”們在舞台下的表演嗎?
當然對“樣板戲”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似乎並沒有人禁止過這些戲的上演。不論是演員或者是聽眾,你喜歡唱幾句,你有你的自由。但是我也要提高警惕,也許是我的過慮,我真害怕一九六六年的慘劇重上舞台。時光流逝得真快,二十年過去了。“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阿Q的話我們不能輕易忘記啊!
5月28日。
“注釋1”本篇最初連續發表於一九八六年六月十五、十六日香港《大公報大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