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別讓弱者心態扼殺了鬥誌(2)(2 / 3)

曆盡艱難,她學會了寫字、打字、操縱輪椅、用特製湯匙進食。她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選聽了幾門課程,想今後當一名教師。

想當教師,這可真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她既不會走路,又沒受過師範訓練。她向教育學院提出申請,但係主任、學校顧問和保健醫生都認為她不適宜當教師。當教師是要能上下樓梯走到教室,可她做不到。此時,金蒙特的信念就是要成為一名教師,任何困難都不能動搖她的堅強信念,最終她如願以償,做了教師,成為一個強者。

信念是一個內涵廣泛的名詞,它是指那些你自己認為可以確信的看法。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必然會有許多的挫折和困難,要想堅持到底,不半途而廢,則必須有頑強的信念作為支撐。許多中外名人之所以能夠取得那麼大的成績,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一種矢誌不渝的信念,這種信念使他們堅持到最後的勝利。

生命的樂章要奏出強音,必須依靠信念;青春的火焰要燃得旺盛,必須仰仗信念。

信念猶如燈塔,當陰霾蔽日之時,指給你奔向光明的前程;信念宛似溫泉,當冰淩滿穀之時,衝蕩你身心暖融融;信念好比天梯,當你向險峰攀登之時,引你拾級而上;信念就像金鑰匙,當你置身於人生迷宮之時,助你擷取皇冠上的明珠。

信念並不深奧,它是一種明了的人生目標。信念其實就是相信自己,相信勝利,相信自己所確定的日標,相信自己為達到這一目標所具備的能力。

懷疑是信念之星的霧靄,在人迷離的時候,遮住了人的雙眼;動搖是信念之樹的蛀蟲,在颶風襲來的時候,折斷挺拔的枝幹;朝秦暮楚是信念之舟的礁嶼,在潮汐起落的時候,阻止人奔向理想彼岸的行程。

一個人擁有信念是十分重要的。隻要有信念,力量會自然而生。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耐心尋味,警策人心。

1952年,世界著名女遊泳選手弗洛倫絲,查德威克計劃從卡德林那島遊向加裏福尼亞。兩年前,她曾成功地隻身橫渡英吉利海峽,現在她想再創一項非同凡響的紀錄。

就在這一年的某一天,當她遊近加裏福尼亞海岸時,她嘴唇凍得發紫,全身一陣陣顫抖。她已經在水裏泡了16個小時,前麵霧氣靄靄,看不見海灘,而且也難以辨認伴隨她的小艇。

查德威克感到自己已筋疲力盡了,更使她灰心的是在茫茫大海中看不到目標。她感到再也難以支持了,於是向小艇上的人請求:

“把我拖上來吧,我不行了。”

艇上的人勸她再堅持一下:“隻有一英裏了,目標就在眼前,放棄就意味著失敗。”

濃霧使查德威克看不到海岸,她以為別人在騙她。

“把我拉上來吧。”她再三請求。

於是冷得發抖、渾身濕淋淋的查德威克被同伴拉上了小艇。

後來查德威克很後悔,她告訴記者:如果她看到了海岸,就一定會堅持到終點。大霧阻止了她奪取最後的勝利。

但這件事過了不久,查德威克認識到,其實,妨礙她成功的不是大霧而是她內心的疑惑。是她自己被大霧擋住了視線,迷惑了心靈,先是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然後才被大霧俘虜了。

兩個月後,查德威克又一次嚐試著遊向加裏福尼亞。濃霧還是籠罩在她的周圍,海水還是冰冷刺骨,同樣還是望不見海岸。

但這次她堅持了下來,她知道陸地就在前方,她奮力向前遊,因為,陸地就在她的心中。她成功了。

在查德威克兩次向自我能力的挑戰中,信念使她戰勝了自己內心的害怕和失望。最終,她征服了海峽也征服了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強者。

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千萬不要讓形形色色的霧迷住了你的眼睛,不要讓霧俘虜了你。你麵臨的霧也許不是彌漫在加裏福尼亞上空的,它們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能會出現。

信念在人的精神世界裏是挑大梁的支柱,沒有它,一個人的精神大廈就極有可能會坍塌下來。

信念是力量的源泉,是勝利的基石。

在沙漠裏,幹枯的沙子有時候可以是清冽的水——隻要你的心裏麵駐紮著擁有清泉的信念。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還站立的話。”

這是著名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