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這個小頭頭一點一點地退後,然後拔腿就跑,班也許基於一時氣憤,又拾起一塊煤炭朝他扔了過去。
班這時才發現鼻子掛了彩,身上也青一塊、紫一塊。這一仗打得真好。這是班一生中重要的一天,那一天他已經克服一切恐懼。
班·庫柏並不比過去強壯多少,那些壞小孩的凶悍也沒有收斂多少,不同的是他的心態已經有了改變。他已經學會克服恐懼、不怕危險,再也不受別人欺負。
從現在開始,他要改變自己的環境,他果然做到了。
斯巴群說:“有許多人一生的偉大,都從他們的困難中得來。”
有許多人,因為一生中沒有常同“阻礙”搏鬥的機會,而又沒有充分的“困難”足以刺激起其內在的潛伏能力,於是默默無聞,真是可惜。
阻礙不是我們的仇敵,而是恩人,它能鍛煉起我們“戰勝阻礙”的種種能力。森林中的大樹,要不曾同暴風猛雨搏鬥過千百回,樹幹就不能長得十分結實。同樣,人不遭遇種種阻礙,他的人格、本領是不會得到提高的。所以一切的磨難、憂苦與悲哀,都是足以鍛煉我們的。
“自然”往往給予人一分困難時,同時也添給人一分智力!有些成功人士雖身在困境之中,卻完成了他們的偉大。
《魯濱遜漂流記》是笛福在監獄寫成的;《天路曆程》是在彼特福特監獄中出現的;拉萊在他13年的幽囚生活中,寫成了他的《世界曆史》;路德幽囚在瓦特堡的時候,把《聖經》譯成了德文;但丁被宣告死刑,而度過20年放逐生活,他的作品是在這時期中完成的。
貝多芬在兩耳失聰,生活最悲痛的時候,寫成他最偉大的樂曲。席勒被病魔纏擾15年,他最有價值的書,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寫成的。彌爾敦在雙目失明、貧病交迫的時候,寫下他的名著。所以寧彭揚甚至於說,“假使那正當的話,我寧願祈禱著更多的憂患的到來,為了要得到更多的幸福。”
一個大無畏的人,愈為環境所困,反而愈加奮勇,不戰栗,不逡巡,胸膛直挺,意誌堅定,敢於對付任何困難,輕視任何厄運,嘲笑任何阻礙。因為憂患、困苦,不損他毫末,反足以加強他的意誌、力量與品格,而使他成為人上之人——這真是世間最可敬佩、最可羨慕的一種人物了。
“困難和阻礙”不能阻擋這種人成為強者而擁有錦繡前程!
9強者永遠支配和主宰自己的命運
要做一個成功者,首先應該對自己負責,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
哲人提醒那些把自己托付或交給他人的人,如果你的一切都聽別人的意見,有人會高興,但是高興的不會是你。
有個鎖住自己的故事,說的是有個人特別管不好自己的鑰匙,不是弄丟了,就是忘了帶,要不就是把自己反鎖進門裏邊。他的301辦公室就他一人,老是撬門也不是個辦法,配鑰匙時便多配了一把,放在302辦公室。這下無憂無慮了好些時日。有一天他又沒帶鑰匙,恰好302室的人都出去辦事了,又吃了閉門羹,於是他在303室也放了鑰匙。外邊存放的鑰匙越多,他自己的鑰匙也就管得越來越鬆懈,為保險起見,他幹脆在304、305、306……都存放了鑰匙,多多益善。最後就變成這樣,有時候,他的辦公室,所有的人都進得去,隻有他進不去,所有的人手中都有鑰匙,隻有他的鑰匙無處可尋。
到這時,他那扇門鎖住的,就隻是他自己。
這個故事很耐人尋味。在現實生活中放棄自己的權利,讓別人的意誌來決定自己生活的人實在不少。他們把自己上學、擇業、婚姻……統統托付或交給他人,失去了自我追求、自我信仰,也就失去了自由,最後變成了一個毫無價值的人。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於失掉自信。
還有一個故事,說的是一位畫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畫廊裏展出,他別出心裁地放了一支筆,並附言:“觀賞者如果認為這畫有欠佳之處,請在畫上作上記號。”結果畫麵上標滿了記號,幾乎沒有一處不被指責。過了幾日,這位畫家又畫了一張同樣的畫拿去展出,不過這次附言與上次不同,他請每位觀賞者將他們最為欣賞的妙筆都標上記號。當他再取回畫時,看到畫麵又被塗滿了記號,原先被指責的地方,卻都換上了讚美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