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別讓生理缺陷阻擋了追求(3)(2 / 3)

對於醜陋的兒童,那些愚昧而殘酷的父母,以及一些輕率的朋友,也犯著同樣的錯誤心理的罪惡。

一個孩子出世,上帝沒有賦予體貌美麗的福分,人們,甚至自己的父母便輕賤他。這個孩子,看見別的小孩,隻因為容貌姣好,得到人家的愛護和獎賞,他就立刻感到自己所處的地位是如何可憐和不幸,仿佛每個人都在奚落他,譏笑他。他在人們的輕賤和戲謔之中長大起來,他便恨恨地說道:“好罷,你們討厭我嗎,我就做一個討厭的人,並且要做一個使你們懼怕的討厭人!”

意大利的罪犯學專家龍波洛蘇曾經說過:一切犯罪生而就有某種犯罪的標識的。那麼醜陋豈不也是生就的犯罪標識嗎?因為你所生的社會是愛美的,以你的醜想要在這個愛美的社會找到較好的位置,是沒有機會的,那些愚昧而殘酷的人,隻看見你的體貌,而不注意你的品性和行為。

自然,所有醜陋的人,並不全會變成犯罪者。體貌的美醜都不能強製人的品性變壞,不問美或醜。你要做一個怎樣的人,好人或壞人都可以,全在你自己。

總而言之,你若是個體貌美麗的人,要記著美麗在某時期中雖會給你幸福,但是決不能持久,到了生活發生危急的時候,美麗便不會救你。你要使你的生活獲得永久的真正的幸福,你就應當利用你的美麗去和別人合作去從事一種正當的事業,因為和一個美麗的人一起工作,便會增加工作的效率,這便是你生活的惟一使命——利用你的美麗去感動人,做有益的高尚的事業。

至於倘若你是醜陋的,你也有種種好處:你不致浪費時間,去尋找愚昧者的稱讚。我們所需要的是尊重,美麗的人雖很容易得人尊重,但也很容易失掉。而你卻實在有得到被人久遠尊重的可能。所以你必須發展你對於社會有用的能力。拋救命圈到水裏去救人,被救者決不注意救他的人是美麗的或醜陋的,他隻知道救他的人的行為是值得感激的,你就去做那拋救命圈的人罷!

無論長得美或醜,都不能決定人生的美醜。人生之美是靠你美的品行和心靈來締造的,而不是你的外表。

8納悅自己,醜也能轉化為美

納悅自己,愛自己,你才會發現自己的美,你的人生才能因而美麗,充滿陽光與鮮花。

劍橋教授萊斯特·瑟羅說:納悅自己是自信心的表現。沒有自信的人,不管有多大的能耐,最後都會被自己擊垮。理解這個問題,並非難事。每個人的生命隻有一次,而且不可選擇。

造物主又總是與人開玩笑,讓你的生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或是長相,或是個性,或是智力,或是運氣,全都美中不足,都藏著旦夕禍福。這怎麼辦呢?請發揮自己生命中的優點納悅自己。納悅自己,醜也能轉化為美。

有一位現代醜女也曾經曆過這樣一段日子後重新審視自己,改變了態度,熱愛自己的生命,恢複了人性的自覺。她說:

“青春時期我也因為無知,就很為自己的醜陋自卑了好幾年,但終於沒有用處,長時間地為醜而鬱悶,絲毫不能改變現狀,仍然無法完成精神整容的奇跡,而且還在一張本來就醜的臉上徒然多添了一層壓抑。……爾後年齡愈大,麵相愈發奇醜無比,客觀規律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也就索性徹底放任自流了,幹脆醜出一份個性來。”

這個索性才讓她從自卑心理中走了出來,不再為上帝造物的缺陷所累,而是發揮自己生命的長處,獲得了人生自信。醜女這樣對自己說:

“或許是別人眼中的小醜,但我並不示人以憂傷的臉孔。

我自信有世上至善的心靈,對人慷慨而且真誠。隻要人們要,隻要我有,我都不曾吝惜。

我的世界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有笑有淚,不是一片荒野,我擁有千百個熱情的笑容。

我很醜,可是我幸福快樂,醜就是我的旗幟。”

醜女的變化是因為熱愛自己的生命,實現了由自卑到自信的人生升華,完成了精神美容。

其實,不管美醜,生命來到世上都是平等的,都可以創造成功。熱愛自己的生命首先就要克服自卑自賤的心理,樹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