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敗與成功永遠風雨同行
大千世界,萬千眾生,人立於其間。每一個人都要度過的一生必有坎坷,坎坷就在人間!因而對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來說,不怕失敗比渴望成功更可貴。
斯賓塞·約翰遜指出:成功者並沒有超常的智能,也不是不曾失敗過,而是自信必將戰勝挫折迎來成功,甚至可以說,成功者大都是經曆失敗最多、挫折最重的人。
大凡弄文學、爬格子的新手大多患有不同程度的“退稿恐懼症”。其實世界上許多名家大師的傳世或暢銷之作,起初也難逃退稿的厄運。如果你不怕退稿,堅持不懈,那就是走向成功了。
美國浪漫主義小說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赫爾曼·麥爾維爾,其作品《白鯨》於1851年退稿。退稿信上講:“十分遺憾,我等一致反對出版大作,因為此小說根本不可能贏得廣大青少年讀者的青睞。
作品又臭又長,徒有其名而已。”
美國19世紀最傑出的大詩人沃爾特·惠特曼,其作品《草葉集》於1855年退稿。退稿信上寫:“竊以為出版大作當屬不甚明智之舉。”
法國著名小說家福樓拜,其作品《包法利夫人》於1856年被退稿。退稿信上寫:“整部作品被一大堆甚為精彩但過於繁複累贅的細節描寫所淹沒。”
英國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大獎的名作家約·羅·吉卜林,他的《無題》於1889年退稿。信上說:“很抱歉,吉卜林先生,您根本不知道怎樣使用英語寫作!”
美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傑克·倫敦,他的《生活之法則》於1900年退稿。信上寫:“令人生畏,使人沮喪。”
我們知道儒勒·凡爾納,不僅是著名作家,而且是科幻小說之父。可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說《乘氣球五周記》投稿之後,竟被退稿15次,氣得他差一點把稿子投進壁爐燒掉。
世界短篇小說大師莫泊桑在他的成名作《羊脂球》發表之前,已經寫了多少沒有發表的作品呢?其稿子累積起來足有寫字台那麼高。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對自己失望。所有的偉大人物都是從來不對自己失望的人,林肯、丘吉爾都是這樣的人。
丘吉爾的偉大成就是舉世公認的,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學生時代的學業卻沒有什麼成就。他每科成績都差,惟有作文曾得到過老師的讚賞。畢業時,老師們對他已經“蓋棺論定”,公認他以後不會有什麼出息。父親見他不行,隻好送他到軍校,隨後他便從軍了,隨軍到過印度、古巴等許多地方。他進不了大學深造,但軍隊卻成了他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的大學。於是他明確了自己的誌向,一頭闖入了政治領域。
和平時期,誰提出戰爭的警告,誰就最容易成為不受歡迎的人。丘吉爾就吃過這種苦頭。當希特勒抓軍隊時,丘吉爾喊出戰爭的危機,英國的政客們一笑置之;當德軍侵入奧地利,英國首相張伯倫與希特勒簽署了以犧牲捷克斯洛伐克換取歐洲和平的《慕尼黑協議》,得意洋洋地向英國人民宣布:戰爭不會發生了!但丘吉爾卻警告說,戰爭快要來臨了!政客們對他一怒斥之。丘吉爾因而競選失敗,他堅持己見,又引起公憤,以至於被報紙指責為“缺乏謹慎和判斷力”。
丘吉爾的遠見卓識竟被一些因循守舊、苟且偷生的人當成了一文不值的垃圾。這種失敗足以使一個人垂頭喪氣或是氣得發瘋,可是丘吉爾依然銜著雪茄,悠然自得,還跑回家鄉的別墅度假去了。他興致勃勃地畫畫、看書、寫作,好像他從未失敗過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人們才想起有丘吉爾這個不受歡迎的人。因為他是惟一能在和平時刻洞察戰爭危機的人,隻是他的預言和警言被世人領悟得太晚了。於是1940年丘吉爾嶄露頭角,當上了英國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