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與美國發明家布卡·T·華盛頓的話相似:“我明白了,成功的大小不是由這個人達到的人生高度衡量的,而是由他在成功路上克服的障礙的數目來衡量的。”
哈羅德·雪曼寫過一本書,名叫《如何反敗為勝》。作者在書中列出八種執著的精神:
①隻要我堅信自己正確,我決不放棄。
②我深信,隻要我堅持到底,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③在逆境中我會充滿勇氣,決不氣餒。
④我不允許任何人用恫嚇或威脅使我放棄目標。
⑤我會竭盡全力克服生理障礙與挫折。
⑥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做到我想做的事。
⑦知道了成功的男人和女人都曾跟失敗和逆境搏鬥之後,我會獲得新的信心與決心。
⑧無論我麵臨什麼樣的障礙,我決不向失望與絕望低頭。
6戰勝導致失敗的心理大敵:“我不能”
斯賓塞·約翰遜說:百萬富翁歐·傑·辛普森曾遇到過一個敵人——“我不能”——但他戰勝了這個敵人。
辛普森降生在聖·弗蘭西斯科的下層區。他的家一貧如洗,他不滿六歲時得了軟骨病,疾病使他的腿變形,足向內翻,小腿異常細弱。
他曾參加了街頭幫夥,不久就被抓住了。在監獄裏呆了6個小時之後,他說:“我學會了一件事——我永遠也不想再回到這兒來了。”
在生活的這一關口,他被邀請與其他一些窮孩子一起到威利·梅斯的家裏玩了一天。梅斯是聖弗蘭西斯科巨人棒球隊運動員,他告誡這個孩子應該努力奮發,將他的能量用到體育運動上,而不應該在哥兒們幫中空耗時日。
他開始工作了。為了幫家裏掙錢糊口,他到街頭賣報,去河裏捕魚,上鐵路貨場幫人卸貨,進商店給人打雜。
在學校他練踢足球,他打算上大學,逐漸成為一名非常出色的運動員。他被邀請加入了職業球隊,並成為全國最著名的球星之一。現在他作為演員和商人,已是一名百萬富翁。
辛普森碰到了你我同樣會遇到的問題——也許他所麵臨的處境比誰都糟糕。但他並沒有說“我不行”,也沒有說“我為什麼要去嚐試呢?”他決定去拚闖,結果贏得了成功。
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個敵人。我們會這樣想:“我確實不行。
我沒有他那種天賦,也沒有他那樣的機會。”
我們看看自己,再把自己與那些人比一比,那些成功的、富有的和快樂的人們。我們會這樣說:“我是個小人物,他們才是大人物。”
我們以為人家生來就偉大,生來就會成功,本來就是幸運兒。
我們以為別人是“天生的”好學生或好職員,以為人家自然而然就有了美滿婚姻。
但是我們沒有記住:他們也曾經是無名小卒,他們也曾無數次地失敗。
你在生活中可曾與“我不行”抗爭過?你完全能戰勝“我不行”
這個敵人,而選擇成功。你完全能走上這樣一條路,成為成功的主宰。
7做命運的主宰,在艱難中尋找突破
斯賓塞·約翰遜指出:感慨人生不公的人,總是為自己尋找退縮的理由。勇於追求的人,一定會在艱難中有所突破。
我們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總是處在一定的社會組織和經濟組織之中。也就是處在某種具體的環境之中。所謂環境,就是所有包圍著你、和你發生聯係的事物。某種環境與身處其中的個人總是相互作用。如果你不能既適應又突破環境,使環境發生變革,那麼環境總是製約著你。社會組織與經濟組織不斷以自己的規範與法則作用於個人的人格,而不以個人的意誌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