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進入鰓的毛細血管,水從鰓流過
後由口器的兩邊吐出。在澳大利亞
昆士蘭州的海邊上,有一種股窗蟹,
當它在海灘上匆匆為生計奔忙時,
時而會突然停下,抬起腿,像是稍
事歇息,又像在諦聽什麼。其實,
它是在用腿進行呼吸。它的腿上長
了片薄膜,像是開了扇窗戶,可專
門用來呼吸,如將其堵上,它就會
窒息而死。
有些魚類在海中不同水層采取
不同的呼吸方式。鰩魚有扁扁的身
子和長長的尾巴,活像一把大蒲扇。
它的口和外鰓孔長在腹麵上。在水
中遊泳時,它就用口和鰓來呼吸。
當它匍匐在海底柔軟的泥沙上時,
就不能采用這種呼吸方法了,因為
這樣會把泥沙和水一齊吸入,從而
把脆弱的鰓絲阻塞。這時,鰩就得
泥鰍
改變呼吸方式,利用背部的噴水孔
來呼吸。噴水孔有一個能活動的瓣,
它用噴水孔吸水,用鰓孔排水,這
樣就能避免泥沙進入鰓絲了。有一
種比目魚,在水中呼吸時,水從口
裏進鰓孔出;當它將吻部露出水麵
時則相反,水流就從鰓孔進去,然
後從口中噴出,好似一座小小的噴
水池,水可以噴出3厘米多高。
魚類的呼吸有快有慢,在不
同種類中,有時呼吸的速度相差很
遠。例如隆頭魚平均每分鍾呼吸
12~15次,箬鰨魚為30~35次,
鰻鱺為30~40次,鰩為40~50次,
刺魚為120次,鮭魚為150次。有
趣的是箱純的呼吸,它的頭部和軀
幹形成一個堅固的骨箱,為了使水
能連續不斷地流進鰓部,它隻得不
停地“喘氣”,並不停地扇動胸鰭
幫助水流過鰓部,像一個抽動的“風
箱”。據觀察,箱魨在休息時,每
分鍾喘氣達180次之多。
水下響起的“生物鍾”
人的生活一旦形成規律之後,
就寢、起床……不看表也基本守時,
這是人體“生物鍾”在起作用。水生
家族也有“生物鍾”,它們在日常生
活中守時循規,留下了許多佳話。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有一種扁鯵
魚,它的生活就守時蹈矩。每天早晨,
它們成群結隊從海峽的這邊遊到那
邊,在對岸休息一夜之後,又一起
成群結隊地返回出發地。不管刮風
下雨,掀波起浪,扁鯵魚都守時往返,
從未間斷。
扁鯵魚這一習慣被一些有識之
士利用,並逐漸形成了一種專門的
通信方法——魚郵。每天早晨,人
們將裝有信件的防水密封郵件放在
海水中,讓扁鯵魚用腦袋頂到對岸。
第二天,扁鯵魚又將對岸的郵件同
樣地頂回來。這樣周而複始,魚兒
就成了“郵遞員”。
鰩魚用口和鰓來呼吸
扁鯵魚
在中國沿海的沙灘上,有一種
小蟹,個頭不大,卻生著一隻大螯,
漁民管它叫“招潮蟹”。它的生活
與潮汐密切相關。通常,它是在落
潮時出來活動,四處覓食,潮水一來,
它們就匆忙進洞棲息起來,還用土
塊、石頭或那隻大螯把洞口擋住。
令人驚異的是,“招潮蟹”不
論從事什麼活動,都會在潮水到來
之前10分鍾停止活動,迅速回家。
而且,它們還能根據晝夜變化改變
自己的體色:白天變深,晚上變淺,
天一亮又變深。正如潮汐漲落的時
間每天都往後推遲50分鍾一樣,“招
潮蟹”的體色變得最深的時間每天
也向後推遲50分鍾。
“招潮蟹”為什麼能這樣準確
地掌握時間?為了解開這個謎,科
學家把從海邊捉到的“招潮蟹”放
到漆黑的實驗室中,讓它們遠離海
岸,無法看到潮汐和晝夜變化。可是,
幾個星期過後,它們體色最暗的時
間依然是每天向後推遲50分鍾。有
意思的是,不同地方的“招潮蟹”
改變自己體色的時間也各不相同。
生活在美國大西洋沿岸馬撒葡萄園
島上的“招潮蟹”,改變體色的時
間要比科德角海灘上的“招潮蟹”
晚4個小時。這是為什麼?因為這
兩地存在時差,而“招潮蟹”的“生
物鍾”,是按照所在地的時間表調
整的。
住在海邊的人們都會看到,每
當漲潮時,海灘上的蛤蜊、牡蠣、
貽貝等海洋生物便都欣欣然張開自
己的貝殼,迎接潮水的到來。一旦
潮水退去,把它們暴露在沙灘上時,
它們便會緊緊地閉上兩扇“大門”。
如果你把牡蠣從海邊拿到實驗室,
使它們遠離大海,它們的活動規律
仍然會保持潮汐的節律。
人們還發現,許多海洋動物的
生殖活動,與月亮的運動規律有著
密切的關係。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沿岸,有一
種棘鰭魚,它們總是利用月圓後的
一次大潮,乘著高潮時的海浪衝上
海灘。然後,它們經過忸怩的求愛
動作,雙雙配成夫妻,開始生兒育
女。那些受精卵就在海灘中發育成
長,等待著半個月後的下一次大潮,
以便再隨退潮回到大海中去。
印度洋聖誕島被稱為“紅蟹王
國”,島上有成萬上億隻紅蟹。每
年的晚春,當雨季到來的時候,紅
招潮蟹
蟹便開始了例行的“生殖大遷移”。
從森林到海灘的道路上,到處是成
群結隊的紅蟹在爬行,像一股巨大
的紅潮在流動。
紅蟹遷移時很有規矩,大個的
雄蟹任開路先鋒,接著是龐大的雌
蟹隊伍,小蟹和幼蟹充任後衛。這
浩浩蕩蕩的紅蟹隊伍一邊行軍,一
邊當“清潔工”,把路上的落葉、
落果和凋謝的花朵乃至死鳥死屍,
吃得幹幹淨淨。有人甚至看到過一
隻紅蟹還夾咬一個冒煙的煙蒂呢。
大雄蟹5~7天能抵達海邊。
一到海灘,它們便泡在海中,迅速
補充長途跋涉中損失掉的水分和鹽
分,接著,便在海灘上挖洞建造新房。
一天之後,雌蟹也趕到了。短短的
“洞房之夜”後,雄蟹便在海水中
再浸泡一次,戀戀不舍地踏上了艱
苦的歸程。12天後,大腹便便的雌
蟹走出洞房到海裏產下幼蟹後,也
踏上了漫長的歸途。小蟹長到5毫
米寬時,便告別海洋,向父母的居
住地——大森林爬去。
科學家觀察發現,紅蟹產卵遷
移的時間與月亮的周期有關。幾年
中,他們將曆次紅蟹遷移的時間與
月亮周期比較,找出了規律:在海
灘上看到紅蟹孵出幼蟹時,肯定是
下弦月的三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