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不停地給自己充電(2)(1 / 3)

信息加工理論把人的心理活動比作物理通訊係統,人的學習過程就和一個電子裝置的工作方式一樣,是一個對信息進行探測、編碼、貯存和複現的過程。人的感覺器官好比電視接收機的天線,接收信息;注意負責信息的篩選;受到注意的信息被辨認形成知覺經驗的過程,乃是模式識別(編碼)的過程;記憶的作用和磁帶、磁盤一樣,用於貯存信息,而已經儲存起來的信息,常常會由於其他信息的幹擾或本身的消退而引起提取的困難,即遺忘。

把兒童分成兩組,讓他們分別看一段錄像片。甲組兒童看的片子是一個大孩子在打一個玩具娃娃,過一會兒來了一個成人,給大孩子一些糖果作獎勵。乙組兒童看的片子開始也是一個大孩子在用力打一個玩具娃娃,過一會兒來了一個成人,為了懲罰這種不好的行為,打了那個大孩子一頓。看完錄像片後,實驗者把兩組兒童一個個領進一間放著一些玩具娃娃的小屋裏,結果發現,甲組兒童都會學著錄像片裏大孩子的樣打玩具娃娃,而乙組兒童卻很少有人敢去打一下玩具娃娃,即榜樣的作用能使兒童很快學會攻擊行為。接下來,實驗者鼓勵兩組兒童學錄像片裏大孩子的樣打玩具娃娃,誰學得像就給誰糖吃,結果兩組兒童都爭先恐後地使勁打玩具娃娃。這說明通過看錄像,兩組兒童都已學會了攻擊行為。第一階段乙組兒童之所以沒有人敢打玩具娃娃,是因為他們害怕打了以後會受到懲罰,一旦條件許可,他們也會像甲組兒童一樣把學到的攻擊行為表現出來。人類能通過觀察模仿學習新的行為模式;學習者如果看到別人的行為受到獎勵,就會增加產生這種行為的傾向;如果看到別人的行為受到懲罰,則會削弱或抑製發生這種行為的傾向。

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應當得到尊重。學習就是學習者在獲得知識、技能和發展智力、探究自己的情感、學會與教師及班集體成員交往、闡明自己的價值觀和態度、實現自己潛能的過程中,達到最佳的境界。當學習者覺察到學習內容與自己的目的有關,認識到這是自己的學習時,就能夠積極地、負責任地參與學習的過程,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評價為依據,而把他人評價放在次要地位;就能開始自己的有意義的學習,並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獨立性、創造性和自主性也能得到促進。

通過以上列舉的具有代表性的學習理論的一些觀點,我們可以看出,學習是學習者經過一定的訓練以後出現的某種變化;而這種變化是複雜的,有認知的、情感的、運動的;導致這種變化的心理機製也是多樣的,有漸進的“試誤”、突然的“頓悟”,有通過“同化”與“順化”與環境保持的動態平衡,還有信息的加工過程或是人的潛能的最終實現。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也是多種的,有學習情境的因素,有學習材料性質類型的因素,也有學習者自身的因素,等等。

在心理學上,尚無一種理論可以圓滿地解釋複雜的人類學習,但我們可以綜合運用不同的理論來關注不同類型的學習,並從中得到一些科學的導引。

所以,青年朋友們要對自己的學習潛能有一個清楚明確的認識,隻有意識到了自己的水平處於什麼“地位”時,才能更多地鞏固已有的學習成果並學習更多、更好的理論知識。

人不學習就會停止不前,一旦停步就無法使自己再跟上時代的步伐,最終會被社會淘汰。

6要善於開辟學習途徑

學習知識要善於開辟學習途徑。每一門知識,都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去掌握它。一切知識淵博的人,都非常重視利用各種途徑豐富自己的知識。聰明者善於去挖掘各種不同的學習途徑,愚蠢者即使有多種途徑擺在自己麵前也視而不見。

大千世界無比廣闊,學習途徑千條萬條,知識大門永遠是向著善學者敞開的。

學習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條:

(1)參加學習班聽課

參加學習班(包括入校學習)是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在當今時代,絕大部分成功者都是經曆了這條途徑才攀上知識高峰的。參加學習班的長處是有利於學習者全麵地、係統地掌握某門學科的知識,這是因為講課的老師一般受過正規訓練,他們比較熟悉本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熟悉本學科當前的發展動態,因而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幫助學習者掌握該學科的基本輪廓、基本原理和重點、難點,使艱深的內容一目了然,並在一些重要問題上起“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比學習者自己去摸索知識要少走許多彎路。所以,參加學習班能保證知識學習的係統性和科學性。

聽課時要注意針對性。老師講課是根據課本和全體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講解的。每一個學習者,由於知識和智力水平的差異,對老師講課的理解程度就會不同,因此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去因人而異地聽課。這樣,我們可以主動地把“老師講、學生聽”的滿堂灌的局麵,變為老師根據學生普遍存在的重點、難點講課;而學生則根據自己特殊的重點和難點聽課,使聽課的注意力更有針對性。這個針對性包括解決自己在預習中提出的問題;看看自己的思路和老師的思路的區別在哪裏,自己的思維方法和老師的思維方法區別在哪裏,以取老師之長,補自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