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雨果也好,還是盧梭也罷,他們在遭到自己最愛的人無情離棄和愚弄後的悲憤與怨恨,我們是不難想像的。可是為什麼重逢之際,當初那種火山般噴湧的怨怒與報複欲未曾複燃,相反,卻要情不自禁再伸出溫情之手去拉她一把或選擇悄悄走開?
說穿了,還是愛。
因為,他們曾經真正的愛過、痛過,那份愛,曾經深入骨髓,溫暖過他們的生命旅程。
真正的愛是無法搖撼的。
為什麼在受到對方深深的傷害之後,那份愛還依然如注呢?那是因為真正的愛無法搖撼。
6聆聽是一種愛的表露
生活中那些富有思想、品格謙虛、專心致誌的聆聽者,自然會受到人們的喜愛和尊重。聆聽也是一種愛的表露,在交際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聆聽作為言語交際的一種主動行為,有著十分重要的甚至不可替代的功能。著名幽默大師馬克·吐溫有一個教人“獲得知己朋友的方法”。這方法就是:給予人適當的讚揚和盡量聆聽別人說話,而不加辯駁。
現實生活中一個好的聽眾總比一個誇誇其談者更能贏得更多的好感和關愛。聆聽得越多,你就會越被更多人喜愛,就會成為更多人心目中理想的談話對象。
每個人都希望把自己“心中的千言萬語”一吐為快,但無論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多麼富有才氣的演講家,也不要忘記他人。在交談中,一個人滔滔不絕,說個沒完,必然會招致反感,應該給別人說話的機會。在人際交往中,善於聆聽別人講話是一種高雅的素養,是愛心的一種表露。
因為認真聆聽別人講話,表現了對講話者的尊重和熱愛,人們也往往會把忠實的聽眾視作可以信賴的知己,而給予充分的愛。
一個在一家企業裏當個小官的人與一位朋友喝酒,或許是彼此本來就是互不設防的知心朋友,半斤黃湯下肚,微醉的他,便一股腦兒把他的一肚子苦水向朋友訴說出來。上班時,他身體力行,謹小慎微,忙碌得很累很苦,圖的是向上有個好交代,向下討個好口碑。而在家裏,妻子承擔了全部家務,天長日久,怨尤日甚,不是常常擺個臉色給他看,就是時不時施發冷嘲熱諷的“利箭”。廠裏家內,他受兩麵夾擊……他不停地訴說著,他的朋友默默地聆聽著,並擇機疏導安慰,使他很感動。
我們蟄居在鋼筋混凝土構築的都市裏,難免會有事業受挫、身虛體弱、戀愛告吹、遭流言中傷等苦惱。生活就是這樣,你無法拒絕這不期而至的苦惱。而有的人,由此神情沮喪、情緒低落、脾氣暴躁,這些陷入此境的人,很需要宣泄的通道,需要有人聆聽自己的傾訴。如果我們給予理解和真誠的疏導,會使他們感受關愛,走出煩惱,重新對生活充滿信心。反之,沒有人願意聆聽這些苦惱人的傾訴,或是隨意和委婉打發他們,那麼無疑是把他們推向更不愉快的境地,使他們變得更加鬱悶。
有一個極其普通的操作工剛參加工作時,由於對工作環境不太熟悉,苦惱特別多。這些與日俱增的苦惱令他沮喪,回家後常發無名之火,鬧得家人不得安寧。後來,他很幸運地結識了一位敦厚年長、十分善解人意的師傅。這位老師傅很認真地傾聽了他的種種苦惱,時不時地安慰他一兩句,使這個操作工感受到了關愛而輕鬆了許多。苦水既出,心平氣順,磕磕碰碰少了,這個操作工開始專心努力地工作,登上一個又一個台階,獲得一次又一次成功。
而那位師傅當年專注聆聽的神情和安慰的言語一直保存在這個操作工的記憶裏。他也學會了聆聽,聆聽時專注、投入、耐心、關心,因此,許多人都願意把自己的隱秘事情和苦惱心緒告訴他,從他那裏得到關愛的溫暖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