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輯 人生就像彈鋼琴 第二十一節 活出自我
英國素描大師喬治·錢納利,在澳門居住了27年,期間,創作了《火災前的大三芭教堂》、《廣州十三行》等珍貴的素描作品。喬治·錢納利在英國皇家藝術院學習時,曾師從喬希亞·雷諾茲,他在對英國藝術革命的影響上雖不如喬希亞·雷諾茲,卻對推動中國清代繪畫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喬治的足跡遍步澳門、香港、廣州等地,他每到一處,都要創作一些帶有西洋特色的素描或水彩畫,如《中國帆船》、《澳門漁女》等,都具有較高的藝術魅力。
當時,有一個英國商人叫威廉,威廉自幼喜歡繪畫,尤其擅長模仿喬治·錢納利的素描作品,澳門許多店鋪老板請他題寫招牌,威廉便到處以喬治·錢納利自詡。
那一年,澳門商界召開聯合會,邀請威廉以佳賓的身份參加。威廉換上燕尾服,把自己打扮的像一位藝術家,他本以為自己會受到商界人士的尊崇,卻想不到會場上還有個英國人,被推在佳賓席的首位上。一問之下,原來那人就是喬治·錢納利。由於喬治·錢納利的存在,威廉感覺很失落。
會後,威廉帶著一幅模仿作品去拜訪喬治·錢納利。喬治·錢納利看了畫後,說,你就是那個喜歡模仿我素描的人吧。威廉說,你知道我?喬治點點頭,說,我知道你,但不知道你的名字,你想,你是以模仿為主的,看到你畫的人隻能記住我,誰會記住你呢?你雖然把我的作品模仿的惟妙惟肖,卻忘掉了自己的存在,當初我和雷諾茲先生學畫時的情形,便和你現在差不多,作品中多是別人的影子,後來,是雷諾茲先生點化了我,我才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威廉驀然醒悟,說,我懂了,即便我模仿到幾可亂真的地步,但是,繪畫界也隻有喬治·錢納利,沒有威廉。說著,威廉以手捂胸,向喬治·錢納利施了一個西洋大禮,說,請收下我吧,我願做您的弟子。喬治·錢納利微笑著說,你現在缺乏的不是繪畫基礎,而是自己的個性。
之後,威廉在行商之餘,跟隨喬治學畫,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創作了一些極富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其中《十三行同文街一景》以優美的線條,描繪了廣州商行街道的繁華,成為經典之作。
往往,我們會受到一些人的影響,盲目地崇拜追隨。其實,隻有塑造個性,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繹完美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