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堆相

曾任中央電視台10頻道文化欄目編導的程原生寫了這本書,內容充實有深度,寫作方式獨到,體現了一種執著的探索精神,和探索出成果的創作模式。這對於山西炎帝神農文化的研究和弘揚,進而推動山西文化產業,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大事。

山西上黨地處黃河中下遊、太行山與王屋山之間,自古就是“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神農嚐百草”、“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倉頡造字”等大部分中華神話故事發生的地方。其中許多都與炎帝神農有關,不僅被《山海經》等諸多文獻記載,也為當代考古研究逐漸證明。

《探索發現炎帝陵》與其他許多寫炎帝神農的書不同之處:別人是在寫“是什麼”“有什麼”“記載了什麼”,這本書卻在寫“為什麼”;一些書止於收集文獻資料,這本書卻深入研究高平炎帝神農遺跡的點滴秘密;一些書止於羅列已知現實,這本書將理性分析傾注於炎帝神農遺跡的每一個角落;一些書不乏猜測與想象,這本書科學嚴謹的理性分析,導致文化內涵與曆史規律的深入揭示。他以一種嶄新的探索思維,全方位、百科式探索研究了高平炎帝陵。本書象導遊書,卻更深入學術層麵;像專著,又洋洋灑灑,以百科知識解讀曆史人文;具學術性,又向無數科學領域展開,立足通俗、普及、可讀性,是一種全新的學術縱橫談模式。

這是一種深度發掘分析研究的思想方法,因此就探索出許多新發現。雖然作者是影視宣傳工作者,由於思想方法獨到,結果就有獨到之處,不少新發現在學術上有研究價值。這種探索發現的思想方法,對我們其他學科的研究,都有啟示和借鑒意義。

“了解過去的五千年,才能把握未來的一百年”。本書對於炎帝神農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奠定了山西高平羊頭山是中華民族農耕始祖炎帝神農氏首創農耕之地,是炎帝神農文化重要源頭的地位,對黃河農耕文明的研究和弘揚,旅遊經濟發展乃至中華民族的曆史發展,都有很大的意義。在我們發展文化產業,以文化促經濟的今日,炎帝神農文化已經成為山西省經濟發展的重要文化資源和重大機遇。把握這個機遇,振興山西文化產業和經濟建設,是我們炎黃子孫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希望本書內涵的文化探索精神,能夠成為探索發展社會經濟的精神動力。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作者為山西省炎帝文化研究會會長、原山西省常務副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