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回 白金童含冤寄監 王媽媽攔輿告狀(2 / 2)

王信先把王緒章頭發解下將軍柱,又解去捆肚繩、壓胸板說:"相公起來罷,與你母親說幾句話。"公子坐起,把王媽媽雙手拉住,叫聲:"娘親!苦殺孩兒了。"母子痛哭不已。王媽媽問:"吾兒,你怎麼到了他家惹出這樣大禍。"公子遂將請他的情由說了一遍。王媽媽說:"我兒放心罷,我要前去告狀。"白公子問:"你老往哪裏去告?"王媽媽說:"我往府衙去告。"公子說:"現今薑知縣去迎接郭大人去,大約知府也去迎接,未在府衙,不如向郭大人轎前攔輿。"王信說:"那可不中,那郭大人雖是清官,是管兩廣之事,大名府之事他管不著。"公子說:"他與我父是同年,我的事未有不管之理。我實說了罷,我是征西大經略白元帥之子白金童是也,父名白玉,孫嘉幹是我嶽父,莊周恒是我娘舅;與我父結拜的總督郭秀,保定太守於成龍,河南巡撫張鵬翮,吏部尚書彭朋,皆是我的盟伯。"王信聞言,在公子麵前跪倒,口呼:"少爺,恕小人之過,怪不得莊太爺取你案首,你是他的親外甥。"公子說:"我的娘舅,一則我與他並不識麵;一則我是更名改姓王緒章,焉能知是他外甥?王兄請起,我還有要事相求。"遂把王信拉起。王信問:"有何要事?若用小人之處,小人必然盡心竭力去辦。"公子說:"適才我所言名姓,切忌泄漏與旁人。母親前去告狀,須得一人送一封書信與我娘舅。"王信說:"我去可否?"公子說:"可。快取筆硯來。"王信把紙筆墨硯取到,公子先寫一張狀詞,念與王媽媽聽,遂折疊周正,遞與王媽媽收訖;又寫了一封書信交給王信。王信口呼:"少爺暫受一時之屈,我同王奶奶出監各辦其事去了。"遂領著王媽媽來至監門內。李龍問:"王夥伴,你上哪去?"王信說:"王媽媽家中有兩吊錢,叫我拿去。"李龍說:"可休撇了我。"王信說:"你放心,我可不是那無義之人。"遂同王媽媽出監,各自分頭幹事。

先言王信耳聞知府莊太爺去迎接郭大人,未在衙署,遂出南門,順著大路奔至元成縣交界,聽說大名府同城官員都在公館恭迓迎接大人。王信見了府役說:"借重傳聲,說有給莊太爺下書之人求見。"府役即刻通報進去。莊太爺吩咐:"令他進來。"王信進公館見了莊太爺,即忙叩頭。莊太爺問:"你是哪裏來的?"王信說:"自元城縣來,小的是元城縣的禁卒,有書一封呈與太爺過目。"遂將書呈上。莊太爺接書拆看,原來是甥兒被劣紳田旺義誣害,坐監受罪。遂問王信:"你叫什麼名字?"王信說:"小的名叫王信。"莊太爺吩咐:"你且急速回去,好好服侍被罪之人。切忌對人傳揚,本府自有辦理,回衙後本府必然恩賞於你。"王信叩謝。

太爺將出公館門,忽見探馬飛奔而來,進公館報知莊太爺:"大人將近交界。"莊太爺聞報,率領文武官員前去迎接。再言大人郭秀進京交旨,帶領人馬轎夫執事人等路過這大名府,忽聽路旁有喊冤枉之聲,即刻吩咐落轎,令差人將喊冤人帶過來。王媽媽上前跪倒轎前,口呼:"冤枉。"手捧狀詞。郭大人見是半老婦人告狀,差役把狀接采呈上。郭大人閱了一遍,問曰:"你是王劉氏嗎?"王媽媽回答:"正是小婦人。"郭大人問:"這王緒章是你五年前所收義子,他原名是白金童。"王媽媽回答:"正是。"郭大人問:"這田旺義是何人?"王媽媽說:"他是兵部田貴之侄,捐納二府之職。"郭大人一聞是兵部田貴之侄,不由生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