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回 林大有平空被捕 淩貴興黑夜遭擒(2 / 2)

不一會;勒先也起來了。梳洗過後,也不等黎阿二,獨自一個人到臬台衙門打聽去了。貴興這裏又想起蘇沛之,叫人四麵八方去找尋,卻哪裏尋得出來。貴興思量,他想是到別處去了,也就放過。直到晚上,勒先方才回來,說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得了一點眉目。這件事,闔署上下,除了臬台自家知道,就是當日到南海縣去提人的兩個家人,也隻知是個要犯,究竟不知為了何事,也沒有個原告,連裏麵的師爺,也有許多並不知有這件事的。我們大家測度一天,想是這位臬台,久已知道大有這個人,這回是訪拿地痞捉去的。聽說一直提到內宅裏去,並不寄監。這件事隻怕不小。不然,從來也沒有這等辦法的。"貴興道:"我們總要想個法子救他出來才好。"宗孔道:"這又何必呢。他這回事,又不是我們帶累他的。"勒先道:"此刻要救他,也沒有個下手的地方,隻要盼他犯的不是死罪,就好商量了。"這裏正在議論紛紛,卻好簡當、葉盛也到了。他二人同林大有最是相好,也為得了信,特地來商量的。簡當道:"我打聽得是新臬台訪拿地棍,開了一張名單,交給兩縣,內中頭一名就是大有。"賁興忙問道:"下餘那些都是什麼人?"簡當道:"下餘那些卻不知道,知一共有十二人,現在連大有已經拿到了七個。可是那六個都是寄在縣監,隻有大有提到司裏去,不懂是什麼意思?"宗孔拍手道:"侄老爹,這回我的話怎麼了?我說與我們並不相幹吧。"貴興道:"你兩個可有什麼法子,可以救得他出來呢?"葉盛道:"此刻隻有先到監裏打點打點,免了他受苦,再作道理。"勒先道:"你還不知道,他並不外監,也不在內監裏呢。"葉盛訝道:"不在監裏,卻在哪裏?難道請他在花廳裏坐坐麼?"勒先道:"豈但花廳裏,還在內宅呢。"簡當、葉盛聽了,又是一番疑虛。勒先等聽說是訪拿地棍,不免又懷著鬼胎。隻有貴興略為放心,自以為是個讀書人,斷不至於派在地棍之內。既是訪拿地棍,或者不涉到自己一案,因此心神定了一定。隻是從此日日派人去探大有的事,怎奈總如泥牛入海一般,永無消息。

起先幾天,貴興到店還有點疑懼。過了些時,雖然探不出大有消息,卻也沒有別的動靜,慢慢的就把疑懼的一念,全行忘懷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又過了兩個月,此時正是冬月中旬,忽然接到李豐從江西專差飛報的一封信。貴興連忙拆開看時,上寫著:欽使已抵江西,仍是前督孔公。幸副使為家叔,得以進言。款已收受,允為通融辦理。足下宜先邀集眾人練習口供,並多邀鄰右耆民作保,此乃家叔切囑,至要至要。仆刻隨侍家叔,當與使節同來也。

貴興看罷,大喜道:"我看今番梁天來再奈我何?難得欽差恰是李豐的令叔,這回差他去得著也。"於是重賞了來人,約了一眾強徒,到譚村來商量口供。因為省城耳目眾多,而且淩氏眾人,多在譚村,隻得要移樽就教。當日齊集裕耕堂上,少不得又是肥魚大肉供養起來。又邀了村中幾個有年紀的人來,央他們作個保證。每人先送銀十兩,許了事後再當重謝。一眾都是村中窮民,見有了銀子,自然一個個都點頭應允。聚議到晚,方才別去。貴興又與眾強徒商議口供,次日又商議了一日。眾強徒本要別去,因為貴興高興,要設筵預賀。眾人就一同留下,到晚上又轟呼牛飲起來。正在酒興暢酣時,忽聽得門外一聲炮響,四下裏火把齊明,擁進一群人來,嚇得貴興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