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小事,何足掛齒。”蕭老英雄還是很關切他,“小哥兒,起來吃點東西,山裏無所出,將就著,胡亂吃些。”
“老師傅,你說的是哪裏話唉,你真是太客氣了噢。”
·····················
“小哥兒真是金陵人士呀,怎會有這身古怪穿著。”
“老家南京,爺爺時就到南洋了,所以我說話做事可能有點不對路子。”李明已經想好了。
“下南洋?聽聞京城裏皇上要使人要下西洋,那船小老兒在江邊的見過,接天連地的沒個邊際,打頭大老爺坐的大船比鎮江府城牆都高。”老人家的嗓門漸漸高了。
蕭老英雄說著變了臉色,滿臉陽光燦爛,李明看著直想笑。不是說才永樂二年嘛,鄭和這會還沒下西洋吧,倒是很會造勢。鎮江城,鎮江也有城牆的呀。
“南洋就是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我們一家就是在新加坡。”李明胡亂的說著,說完就發現可能講錯了,那會可能還沒這些國家,就是有,也不一定叫這些名字吧。
鄭和可是真的到過新加坡的,好會叫啥,什麼門?龍牙門,那個島上有個象龍的牙齒的大石頭,所以叫這麼個名字。看來還不能亂說,李明暗想。
“隻你一人嗎?父母可曾一起回來!”
“唉,全家就我一個穿越過來。”李明說的是實話,心情黯然。
“倒是個苦命的人,如我那兩個孫兒一般,前些年他們的父母先後故去,如今家裏也是一老兩少。”這話說的老人家也是頓了一下,“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小哥兒如今歸來有何算計。”
“我也不曉得,以前我是開眼鏡店的,不過我現在真不曉得做什麼好唉。”
“眼鏡店?沒有聽過這個營生。”
“#¥@$%&!”李明無語,也是,這個年代沒有玻璃,樹脂鏡片的曆史也不過幾十年,不鏽鋼應該有了吧,鈦肯定還沒有被搞出來,板材更不可能,這年代不可能有眼鏡了。
接下來,李明好好給老人家解釋了一下,什麼是眼鏡店,眼鏡是用來幹什麼的,這倒把老人家的興趣給調了起來。
由於生理原因,不管你身體有多麼好,原來眼睛可以做飛行員,但上了歲數之後,90%的人會老花(通常以四十歲為計)。恰好蕭老英雄也是有這個問題,開硬弓射天上的飛鳥是小菜,但讓他拿個針線給孫子補衣服,他卻看不清了。
不用多問,以李明經驗一看就知道是老花,李明拿了根野雞毛,讓老人家看清花紋,然後由遠而近,自他眼睛一米遠處移到近前,隻到老人家說,還成,到了半米左右,也還成,再近,不行了,李明比劃了幾下,老花200度左右。
李明告訴老人家,那天他坐的那個鐵盒子裏便有眼鏡,戴上後,就能看到清清楚楚,蕭老英雄將信將疑。
傍晚時分,兩個小夥子回來了,大的叫蕭強,小的叫蕭峰,昨天李明還沒注意,今天突然發現這兩個名字這麼有名,“不死小強,丐幫幫主蕭峰”,兩人聽說能治好爺爺的眼疾,馬上來了精神,又陪著李明去了發現他的地方。
這兩人還真有點意思,一動一靜,蕭強是大哥,生性好動活潑,而蕭峰年齡小些,倒有幾分穩重。
“李大哥,你那汽車已經藏好了,就是我爺爺也尋不到。”
“汽車?”
“哈哈,爺爺,京城去過十多趟了,可懂汽車是什麼物件。不是馬車騾車,也不是牛車,是汽車。哈哈,爺爺,說了你也不相信,也和你說不清楚,哈哈。”
“你懂汽車?”幫主看著他哥哥小強在那和爺爺打趣,冷冷的說了一句,徑自去取水喝。
“哈哈,爺爺都不懂的事物,我哪裏會懂的,李大哥,汽車的汽字怎麼寫?為何叫汽車呢?馬車是馬拉的,牛車是牛拉的,這汽車?”李明也說不清楚,沾著水在桌上寫了個“汽車”。
“怎的還有個三點水旁,還以為是吹氣的氣,怎的還要用水嗎?還是這車可以入水?”小強看似不認識這個“汽”字。
李明招架不了,整個一“十萬個為什麼”
注:明朝大致以今世之文萊為界,文萊以東為東洋,以西為西洋,並無南洋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