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可知單照(1 / 2)

“眼鏡,山下裏正牛家村牛大老爺家有個大銅鏡,那銅鏡真是亮堂,把牛鼻涕臉上的麻子照的清清白白,這個眼鏡是照眼睛的嗎?”聽李明說要去給他爺爺拿眼鏡,小強又來勁了。牛鼻涕乃牛大老爺獨女,幼時多鼻涕較邋遢,小強命之為牛鼻涕。

“不是的,治你爺爺老花眼。”

“哈哈,老花眼,爺爺眼力是弱了些,怕是真的眼花了,不過不妨事,尋常針線織補的小峰做的更好。”

話是這樣講,兩兄弟還是非常高興能有辦法治爺爺的眼病,臨到出門的時候,又下起了雨來,拿蓑衣拿油傘,兩人是帶著李明進山去。

也是差不多這個時間,也是在下雨,到了那穿越點,李明還真有點眼熟悉,這不就是滬寧高速某處兩座小山間的路段,再往前不就是豎了個牌子東風紅中的,NND,可能離那出事的地點不遠,隻不過是六百多年前。

鑰匙開門,李明一按鑰匙,聽得“嘟嘟”兩聲響,車燈還閃了兩下,車門鎖開了。這兩聲把二蕭嚇了一跳,而人按著刀左看右看,滿臉警惕。

“李大哥,你這車還會叫喚,委實有趣,還有幾分人性,知人走近還懂開門,這車眼睛還真大,適才還眨眼來的。”小強蹲下身子盯著車燈研究了半天,王動看他那樣,又按了下鑰匙鎖車,那車燈閃了一下,把小強嚇的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幫主和李明看了在一邊笑了。

“太嚇人了,太嚇人了。那裏來的山魈,眼睛甚是嚇人。”嘴裏嘀咕個不停,閃著眼睛了,“看不到了,看不到了。”目盲了好一會。

李明隻是暗笑,也不搭理小強,私自去打開後備箱,二蕭一人扛一箱老花鏡便往回走。

·······················

蕭老英雄沒有想到,一把年紀會落下眼疾,更沒想到居然還有人能懂能治,此前他問過後山的方郎中,問過廟裏的老和尚,還問過山上的老道長,這三人是方圓百十裏的杏林高手,當年太醫都曾經上門請教過他們方子。

沒想到的是他們也是個個抱怨,郞中已經看不大清自己開的藥方,字越寫越大,為此藥材輔的夥計開心了,早先他看不懂郎中的小字被掌櫃罵了好幾回。

老和尚,如今也隻聽小和尚念經,自己不看了,看也沒用,老花看不清。

而老道士,早就不再研究丹書,筆都很少拿了,要寫字也都是小牛鼻子執筆,問題也是老花。

他們自己都沒辦法治好自己的眼疾,更別說幫蕭老英雄治這眼病了。沒想到,這個年青後生居然有回春妙手,能弄出這麼一個叫眼鏡的東西,一下就把他的眼疾治好了。

這麼個東西怪怪的,四四方方兩片水晶琉璃,兩個腳掛耳朵上,架鼻子上,就可以看清東西了,十分方便。

老人家自身得了方便之後,馬上就給李明一個建議,可以到城裏開個醫館,專治這眼疾。

這個建議倒是讓李明眼前一亮,但細細一想,怎麼可能呢,自己隻是個半調子的驗光師,紅眼沙眼青光眼之類的才算是眼疾,那些自己可是不大明白。

··················

蕭老英雄古道熱腸以助人為樂,這在山裏也是小有名聲,加上他當年的英雄事跡,名聲在外,人緣很廣出奇的好。他倒不介意李明在他家裏多住幾日,反而這些天兩個孫子外出打獵,這個小夥子陪他說說話,講的都是聞所未聞的誌異傳說,弄的也連連去老道士那喝茶都忘了。

與老英雄為友的老道士在茅山道觀,要說這茅山道士那可是鼎鼎大名,隻不過到了永樂年間,茅山之上道教不振,和尚廟香火旺了起來。老道士有一小片茶園,出的是青鋒茶,味道不錯,年年清明時節,都會特別給蕭老英雄留一小包。在大明朝,有錢人家還是吃龍鳳團茶,洪武皇帝提倡節儉,團茶太貴,於是民間的綠茶、紅茶和開水泡茶的吃法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