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一段插曲(2 / 3)

“老宋,擱你店裏呢?”

“老班哪會讓這漢子大聲叫嚷,早就捂下去了。這當街叫罵,還要臉麵不?以後生意怎麼做?”

“粉張飛,前日還有個叫賽關公的到小號訛銀子,你也不把招子放亮點。有種的去衙門告呀,要是公爺說小號當賠,小號自然把原銀奉還。”

“好,好,好!”那粉張飛氣的滿臉通紅。

能在京城裏開店的大多都有些後台,敢這樣含而不露的丟話的後台一定不會小。

“好,等著瞧。”粉張飛轉身就走,那清秀的小夥計一言不發的跟上了。

“呸!”碧玉軒的那個夥計往地上吐了口口水,“都散了,都散了,有什麼好看的。”

李明回到店裏一問,幫主告訴他,上午還真有人拿著付鏡框過來的。幫主跟過篾匠木匠學了製框,後來還得了工部那些大匠們的指點,自然知道材質的處理。又跟著李明學過些博物,知道熱脹冷縮的道理。所以那人拿了太陽鏡過來,他一看就看出了問題。

“明哥,咱家木料買來少不得三個月才動刀斧,竹材沒一年不碰,烘烤錘打成了型材才上作台。這點,別家想要學去,可是不容易。”

聽了這話,李明笑了。當初他可是嚴把材料關,現在還在研究泡木竹的藥水方子。今天幫主能這麼回話不錯,證明學到骨子裏去了,QC做的不錯,作坊裏貫徹的很好。

製便宜鏡框的材料當前就是竹或木,竹木並不能馬上用來製鏡框,碧玉軒這回算是吃了教訓了。

除了木竹之外,別的材料也可以用來製鏡材,但不是太重,如玉石銅鐵等,要麼就是不好找,如牛角玳瑁等。碧玉軒跟在明記後麵學樣,明記推出新的材質之前,早就把能收羅到的質料全都買空了,這使得碧玉軒更難跟上明記的腳步。

除了在珠寶廊那裏花了幾千兩銀子之外,過了幾天,李明又讓劉小東去城南幾大作坊去收木材竹材,有多少收多少。買空了存貨之後,還大散定金,放量收購,這樣能讓那些細木匠篾匠們幫著明記去儲備可用的木材竹材。

跑了一上午,李明沒回府上,帶著劉小東,又拉上了相熟的木匠首蒯富和石匠首陸祥等人一起到太白樓吃飯。

在李明眼裏,蒯福和陸詳這等人物,放到後世,不是木藝美術大師就是著名建築設計師。

臨到太白樓,李明又讓劉小東去把宋德福喊了過來一起吃飯。

太白樓上上下下對李明,對明記的人,對李府的人可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一看到李明過來,遠遠的,門口迎賓的夥計就高聲的打招呼。

“李大人可有些時日沒過來小店吃飯了。金掌櫃今日上午還說起李大人了。”

以前能被金掌櫃時常說起的李大夫就是李明,現在被金掌櫃時常說起的李大人也隻有李明一位。

聽到這夥計說話金掌櫃馬上就從店裏走了出來。

“你小子嘴是越來越會說話了,大前天還在太白樓吃的羊肉鍋子,這才過了兩天,到你嘴裏怎麼是有些時日沒過來了。”

“李大人,小的這不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嘛。”

“會說話不,一邊去。”金掌櫃笑罵著把那夥計推一邊去了,“李大人,各位大人,裏麵請,樓上請。”幾位匠首都在工部有職有品級,可不隻是個簡單的匠師。

“徐勇,打賞。”李明回頭吩咐,跟著李明出來的徐妙錦帶過來的徐府的家將徐勇。徐勇聽了這話之後,從錢實背搭裏掏了一角碎銀子,扔給了在門口迎賓的那個夥計。

“謝李大人,謝徐爺打賞。”那迎賓的夥計揚手就接住了,也是老吃老做的了。

李明看著金掌櫃,突然想起了什麼,問道:“這街麵上可有個綽號粉張飛的賣胭脂水粉的。

“李大人怎麼問起他?是有這麼一號人物,此人長的粗壯,可心思卻不似莽張飛,在這河兩岸也算的是上一號人物。”金掌櫃回。

“噢。是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