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人,今日這酒怕是下官們在金陵城裏與李大人喝的最後一回酒了。”蒯富端著酒敬李明。
“此話怎講?”宋德福聽了馬上就問了。
“要去北京了是吧。”李明前些時候聽到了風聲。北京那邊大興土木,工部已經分期分批從各地調了各種匠人去北京,京城幾大匠作也要往北京調人。
“過完立夏日就要北上了。”陸祥應了聲。
“江大人這月初就過去了,我就想著,幾位也快了。”李明說的江大人是內府的花匠江誠。
別人不知大明朝會在永樂帝手上遷都北京,李明這個後世的南京人可是知道這段曆史的,隻不過他不記得是在哪年遷都的。
想到這裏,李明腦子裏馬上閃出了個念頭,是不是要先到北京去買點地,炒炒房地產呀。
“你們幾位大人這話說的,北京城那也不就是出趟差使,還能不回京師了嗎?”宋德福說道,“吃酒,吃酒。”
“還真就不清楚會不會回京師,上頭可是說這次過去要把家人一起都遷過去。”
“奇了怪了,老宋在金陵城裏,明哥兒也在,你們幾位大人就不能屈尊,屆時過來訪個友尋個故舊?”
“宋爺這話在理,李大人,下官失言了,罰酒,當罰酒。”
··········
“明哥兒,要說那粉張飛還真是粗中有細。”宋德福這會臉紅舌頭粗了。
“怎麼了?”
“那小子回了秦淮河之後,把在碧玉軒買的太陽鏡掛在了店堂裏頭,還襯了白紙在後頭,上麵寫著,黑店劣貨吃錢。”
“哈哈哈哈。”李明聽後大笑。
“老朱這回可是吃了大虧了,秦淮河是什麼地方呀,那粉張飛做的就是這街麵上姑娘們的生意。這下好了,在秦淮河上碧玉軒的招牌子這下子臭了。那些姑娘丫頭嘴傳的快,這才兩天,昨日,一老客還是吏部的老夫子,在我店裏都悄聲問話,這珠寶廊上的碧玉軒也有些年頭了,聽說走的是漢王的門子,怎麼就成了黑店出劣貨專吃錢的呢。”
漢王還是指使著為數不多的官員給太子上眼藥了,指稱太子在祭祀時所費頗巨,皇祖和父皇都是力行節儉,東宮此舉會引競奢之風。
這折子遞上之後,沒音了,漢王有些鬱悶。一份折子不理是吧,再上第二份,結果還是沒動靜,更鬱悶。
與漢王相交的大多是武將,武將幹這種事不大在行,平時隻能敲個邊鼓之類還行。真要是明言上奏或是實打實與東宮對著幹,有份量的支持者還是找不出幾個,漢王非常鬱悶。
三月在京的宗室勳貴們在明記花了不少錢,他們在與漢王喝酒時,沒少吹。漢王聽那些話馬上就聯想到了太子,心裏越發的鬱悶,府上多人被體罰,據說也還有抬出去沉河的。
陽春三月一過,南京城裏馬上象是進入了夏天一般的熱了起來。不過這隻是給人的感覺,其實這會並不算熱。這會南京城內外綠化都很好,而且出城看到的還都是人工林,大多是為下西洋備下的桐樹漆樹。林子裏,大大小小的野獸都入了哺乳期,正是行獵的好時期。
漢王本來就不是一個閑的住的人,更別說在京城裏還有他的私軍。他的不能要近隊,隻能要稱軍,因為人數裝備明顯超標,可永樂帝還是選擇性的漠視了。
這天漢王行獵倒沒怎麼帶著他的那些下屬,同行的以勳貴居多,如駙馬都尉王寧,此人公開挺漢王,但並不受漢王驅使,與丘福一樣也算是個有主見的人。漢王出去胡鬧拉上王寧,不管什麼到永樂麵前打小報告都沒事。
王爺出門狩獵,奔馬走狗飛鷹,加上特別拉風的太陽鏡。如今出城打獵,不戴個太陽鏡,有點身份的都會說,這日頭怎麼這麼大呀。然後,邊上的家將隨從就會遞過一付太陽鏡。
獵獵走馬,嗷嗷犬吠,千騎卷山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