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叢裏的幾隻螞蚱哪裏去了呢?它們飛到了附近的一個公園裏。公園裏需要動物,但並不歡迎螞蚱這樣的動物。
烏有縣園林局得知情況後,不敢小覦,馬上召開班子成員會議,研究部署如何消滅公園裏的幾隻螞蚱。在會議上,大家暢所欲言,紛紛獻計獻策,最後經過反複商討,拿出了一個統一的方案。先是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的消滅螞蚱領導小組,以及宣傳組、行動組、後勤組等組織機構,然後製訂出諸如消滅螞蚱的指導思想、目的、意義、時間安排、方法步驟、具體要求等等條條框框,同時向財政部門申請專用經費。說實話,多年來,烏有縣並沒有出現過螞蚱,並沒有消滅螞蚱的經驗可供參考。於是,當滅螞蚱經費到帳後,局長帶著老娘去歐洲考察,學習消滅螞蚱的先進經驗。局裏的幾位副局長也沒閑著,他們也被安排去西雙版納取經……
沒等到園林局局長從歐洲回來,公園裏的幾隻螞蚱飛走了。於是乎,園林局消滅螞蚱專項行動也隨之結束。
這幾隻螞蚱又飛到了天上。
烏有縣農業局得到消息,馬上有條不紊地行動起來——開會,成立相關組織機構,申請專項經費……
原載《思維與智慧》2010年第3期,《幸福閱讀》2010年第10期
兒子憨了
茂源老漢從城裏回來後,一下子蒼老了許多,整日愁眉不展的,像是有滿腹的心事。
老伴看在眼裏急在心頭,試探著問:“老頭子,是不是媳婦給你臉色看了?”
茂源老漢搖搖頭,說:“哪兒的話?兒子媳婦待我都很好。”
是啊,假如兒子媳婦待老頭子不好,他也不會一下子在城裏住了將近一個月。回來時,兒子給了他五千塊的零花錢,媳婦給他老兩口捎了不少吃的穿的。可是,為啥老頭子一回來就高興不起來了呢?話也不多,笑臉也沒有。老伴想給兒子打個電話問問,想想又不合適。是不是老頭子病了?想到這裏,她忙用手去摸老頭子的額頭。
茂源把老伴的手扒拉過去,沒好氣地說:“沒事,離死遠多哩。”
老伴訕訕一笑,說:“那你咋就樂不起來呢?是不是出了啥事?”
茂源歎口氣,說:“老婆子,兒子小時候聰明不?”
老伴愣了一下,想不到老頭子會問這個,說:“兒子小時候咋不聰明?每次考試在班裏都是數一數二的。”
茂源的臉上放出一點光采,接口說道:“特別是兒子的作文,每次都被老師當做範文在課堂上讀,高中三年曾在《作文報》上發了十幾篇文章……”
老伴點點頭,說:“是啊,兒子在參加工作之前真是聰明,記得大二那年暑假,兒子給大毛跟了十天多天的拖拉機,居然也學會了開,開得滴溜溜熟。”
茂源沒接老伴的話茬,默了半天,才又緩緩說道:“當年家裏艱難,吃了上頓沒下端,你天天上山挖野菜煮給全家吃,吃得兒子端起碗就哭,看到野菜就吐。”
茂源這麼一說,老伴的臉一下子燦爛了,說:“兒子現在享上福了,再也不用吃野菜了。”
茂源翻了老伴一眼,說:“老婆子,你錯了,兒子現在幾乎天天吃野菜!”
“啊?”老伴大吃一驚,臉上布滿了疑惑。
茂源重重地歎口氣,說:“老婆子,你說兒子是不是憨了?大魚大肉不吃,非吃野菜不可,你說他的腦子是不是有毛病?”
老伴眨巴著眼睛,也不理解兒子為什麼愛上了野菜。
茂源繼續說道:“開會時,兒子連個發言稿也不會寫了,都是別人寫好,他照著稿子念的。”
老伴瞪大眼睛瞅著老頭子,說:“真的?兒子可是名牌大學的學生哩,一參加工作咋成這樣了?”
茂源說:“兒子年紀輕輕的居然不但不會開車,連個車門也不會開,走路老是有人攙扶著他,洗個腳也去店裏讓小閨女洗,吃飯時隻差沒人喂他了。”
“兒子是不是有啥毛病了?”老伴忙問。
“沒有。”茂源晃了一下頭,“在城裏做事的二蛋昨天回來了,我把兒子的情況給他說了,他說咱兒子是局長,局長就得有局長的派頭!”
“如果啥都不會幹,這局長誰都會當!”老伴說。
“能的你?你去當當試試?”茂源白了老伴一眼,“我不相信二蛋的話,我在猜測兒子是不是憨了?”
“哎呀,我的兒啊……”老伴嘴一咧,眼裏的淚唰地滾了出來。
孔融為什麼讓梨
新學期開學一個月後,我發現初一(二)班的同學都特別自私,特別霸道,見利忘義,隻要有一點不遂心就爭吵哭鬧甚至大打出手,弄得班裏雞犬不寧很不團結。他們根本不知道講謙讓是一種美德,不知道在好處和方便麵前想著別人;同學之間互相謙讓可以增進團結,而且當自己謙讓別人時感到心情愉悅,別人謙讓自己時,有感激的情感產生……他們缺乏這方麵的修養灌輸,如此下去怎麼能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作為班主任,我不能袖手旁觀放任自流,於是我選擇了一節自習課給他們講一講孔融讓梨的故事,準備借題發揮教育他們一番。我說,古代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應該都清楚吧?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四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詩賦,並且懂得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有一天,父親買了一些梨子,特地揀了一個最大的梨子給孔融,孔融搖搖頭,卻另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梨,你那個梨就給哥哥吧。”他的父親很高興,對孔融說:“你真是個好孩子!”……同學們想一想,孔融為什麼要這樣做?
沒想到,我的話音剛落,教室裏就像炸了鍋,同學們爭先恐後踴躍發言,比平時在課堂上回答老師的提問還積極,我連插嘴的工夫都沒有。
王子快人快語搶先說道:“孔融的腦子進水了,根本分不清梨子的大小……”
李寧嘲諷地看了王子一眼,不緊不慢地說:“孔融是個虛榮心強的人,他是為了爸爸的表揚才吃小梨的……”
馬家梁打斷李寧的話,自以為是地說:“大梨要麼有蟲要麼是爛的要麼不好吃,所以孔融才吃小梨……”
不待馬家梁說完,黃貝貝就搖晃著肥胖的身體振振有辭地說:“家裏的水果太多了,他吃膩了;或是這幾天他肚子疼,吃多了不好受;也許是剛吃過飯,吃不下……但是他爸非要他吃,所以他要了個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