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章員外仗義疏財 鍾公子母子相逢(2 / 2)

小姐想了一會,道:“船家長,這件倒要難為你:我們也不投親朋,也不要下處,要尋個尼庵靜處與家母居住。船家長你是兩頭走慣了的,路還熟識,托你領小價去尋,尋了回來打酒請你。”船家答應,帶了那假小廝上岸,沿西湖去尋。這西湖上有七十二個有名的靜室,其餘的小庵也不計其數。那日般家帶著丫鬟尋來尋去,尋到一個去處,地名叫做雪峰壇,壇邊有個小小尼庵,名為雪峰觀。觀外湖中就是雷峰塔,乃當年白蛇精在西湖上迷許仙,後來被金山法海禪師用塔鎮住蛇精,雷火焚燒,故名雷峰塔,乃西湖第一個勝景。當下那船家進了雷峰觀,會了老尼姑,講明了房租,複回到船上,向玉環道:“相公,靜室租定了,乃是雷峰觀,是西湖第一勝景,十分清雅,每月房租一兩銀子,相公還是如何?”小姐道:“難為難為。”遂收抬了,叫兩乘轎子,同夫人上轎。丫鬟同船家押著行李,一直往雷峰觀而來。

不一時早到觀門口,下轎入內。老尼早來接進去。拜過佛,見過禮,小姐安下行李,打發轎夫、船家去了。看著鋪了床帳,不覺天晚,老尼備了晚齋,夫人、小姐略用些,也就去睡了。誰知夫人因心中悲苦,又受了驚唬,不覺感冒風寒,染成一病,睡到三更時分,可憐渾身發寒發熱,哼聲不絕。那玉環小姐驚醒,叫聲:“母親,母親,怎樣了?為何聲喚?”連叫幾聲,那老夫人昏昏沉沉,並不答應。慌得小姐連忙起身,下床剔剔殘燈,近前叫聲:“母親,怎樣了?”

隻見夫人二目微舒,昏昏沉沉不醒。小姐看見這般光景,不覺一陣心酸,腮邊流淚,哭道:“奴指望今日暫住,明日找著哥哥,便有下落,誰知母親如此大病,叫我如何擺布?”

可憐哭了一夜。這才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小姐哭到五更,早驚動了一個支客尼姑,走來看問。小姐道:“家母不知怎樣染了一病,十分沉重,夜間吵鬧師父了。”那尼姑道:“原來如此,既是太太欠安,待我去煎些開水來。”那尼姑去煎開水,端進來與夫人吃了兩口,略略清爽些。

到了天明,小姐梳洗已畢,叫丫鬟同尼姑去買些柴米等件,又請了兩位醫生,稱了個月房租,可憐那剩的幾兩銀子早已完了。一連幾日,夫人病勢十分沉重,小姐心慌道:“客邸財空,如何過活?”想了一會,道:“有了!我自小兒學的梅花神數,倒也精通,隻好拿他糊口了。”遂同尼姑商議,明日就在觀門口掛起招牌,上寫著“武進山人敬演梅花神數”,下寫“小事三分,君子自重”。小姐每日男妝,坐在那裏賣卦,每日轉有些生意。

那日是四月初八日,每年年例,雷峰觀這日做佛會,凡施主人家宅眷都來拈香,十分的熱鬧。那日卻來了一個救星,你道是誰?就是那章員外,同了院君並紫蘿小姐和章江,帶領家人、婦女,來到觀中看雷峰塔的景致。果然正是:

七層衝白日,百尺上青天。

那章員外因進了香無事,帶領院君、小姐、公子等在外閑遊。看了一會,回轉雷峰觀內來,隻見觀門外搭了一個小小的布篷,蓬下掛了一個招牌,招牌上寫著“武進山人敬演梅花神數”,章員外道:“招牌上字跡好似水月庵鍾兄的模樣。”遂擠進去一氰隻見一位年少先生坐在那裏演數,生得唇紅麵白、杏臉桃腮,不上二十歲的年紀,十分美貌,同鍾山玉的相貌不相上下。章員外道:“這又奇了!難道天下有同像的人不成?卻又同鄉,年紀又差不多。也罷,待我去起一數看。”遂近前坐下,起了一數。玉環道:“何事用?”員外道:“就問今日之事如何?”玉環遂提筆判出四句詩道:

金木水火土,五行步步生。

陰陽顛倒內,必遇有緣姻。

章員外見他筆走龍蛇,十分風雅,連聲讚道:“妙才!妙才!真真敏捷!”便問道:“先生尊姓?”小姐道:“不敢,小生姓鍾。”員外道:“貴處有位鍾山玉兄,表字林雲,想是貴族麼?”小姐見問著他哥哥,十分歡喜,正要動問,忽見丫鬟跑來道:“太太昏過去了,快快來看!”小姐吃一驚,向員外道:“家母病重,失陪了。”回身就往後跑。正是:風吹荷葉東西折,雨打梨花南北飛。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