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勸阻一個人戒煙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所幸孩子還小,抽煙的時間不長,煙癮不深,因此相對於煙齡較長的成年人來說,要改掉這個壞毛病還是比較容易的。孩子想抽煙的時候,可能會借口出去或上廁所。這時,你不妨跟孩子談談他感興趣的東西,如影視知識、體育消息、國際新聞等,或跟孩子一起看看電視、聽聽音樂,或給孩子吃一些他喜歡的食品。這樣就可以分散、轉移孩子想抽煙的念頭。時間一長,孩子抽煙的念頭就會逐步淡化,進而消失。
3.讓孩子遠離煙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學階段的孩子比較容易受同學和朋友的影響。周圍的朋友抽煙,孩子就容易學會抽煙。有不少孩子都是在同學和朋友的勸說、慫恿下才抽煙的。很多孩子都認為:朋友遞上一支煙如果自己不抽,有失交情,隻有一塊兒抽才夠朋友。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交的是什麼樣的朋友,他們是否有吸煙的嗜好。如果孩子周圍確實有這樣的朋友,就要設法使孩子和煙友隔離,最大限度地減少孩子與有抽煙習慣的人接觸。
4.告訴孩子你不能接受他抽煙的行為
家長要給孩子明確的信息,要讓孩子明確地知道,你不能接受他的抽煙行為。還要讓他知道,如果他不聽勸告,你會感到非常的失望、痛苦和憂慮。每個孩子都不願惹大人生氣,采用這種方法有時比苦口婆心地勸說,比跟孩子大談吸煙對健康的危害更為有效。
5.共同製訂戒煙方案
為了促進和激勵孩子下決心,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商量怎樣來遠離香煙。必要時可以製訂一個有效的方案,甚至與孩子簽訂合同,獎勵戒煙。比如孩子想外出旅遊。孩子按方案執行,並實現了戒煙目的,就要抽時間帶孩子外出旅遊,兌現承諾。旅遊一方麵可以鞏固戒煙成果,又能陶冶情操,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獎勵措施可以輔助“戒煙合同”,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
寫給父母
家長要對孩子曉之以理,告訴孩子抽煙的種種危害。對於那些誤以為抽煙很酷的孩子,要設法讓他們認識到,追求健康才是真“酷”。要設法讓孩子認識到,追求個性有很多好的途徑,比如學習成績比別人優異,擁有某一方麵的才藝等。抽煙並非成熟的標誌,一個人成熟與否和抽煙沒有任何聯係,抽煙充其量不過是一種惡習、一種自我感覺良好但並不討人喜歡的壞習慣。
§§第二章 運用好榜樣的作用,影響孩子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