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九年正月(1903年2月)《浙江潮》(月刊)在東京創刊,起初由孫江東和蔣百裏二人主編。《發刊詞》是蔣百裏寫的:“忍將冷眼,睹亡國於生前;剩有雄魂,發大聲於海上。”這篇發刊詞極富有鼓動性,激發留學生們的革命熱情。周樹人看罷,興奮地拿起筆來為這本刊物設計了一個封麵,根據這本刊物名稱的深刻含義,用翻卷的巨浪象征著洶湧澎湃的革命浪潮。刊物內登載有章太炎先生的四首詩,其中有:
《獄中贈鄒容》
鄒容吾小弟,被發下瀛洲。
快剪刀除辮,幹牛肉作餱。
英雄一入獄,天地亦悲秋。
臨命須摻手,乾坤隻兩頭。
《獄中聞沈禹希見殺》
不見沈生久,江湖知隱淪。
蕭蕭悲壯士,今在易京門。
螭魅羞爭焰,文章總斷魂。
中陰當待我,南北幾新墳。
這些詩,受到留學生們的歡迎和喜愛。當時,周樹人拿到《浙江潮》刊物,反複誦讀這些詩句,很受感動,日久不忘,對章太炎這樣一位革命家十分敬佩。
後來,許壽裳接任編輯,向周樹人約稿。周樹人一口答應,隔了一天,便拿出一篇文章《斯巴達之魂》交給了許壽裳。周樹人不推拖不躲懶的態度,諾言爽快撰文迅速的作風,令許壽裳特別佩服。
《斯巴達之魂》這篇文章,是根據外國資料編譯的一篇短篇小說,故事內容是說:古代希臘遭受波斯侵略,希臘國王斯巴達率領軍隊同敵人進行了一場殊死戰鬥,除一名戰士因眼病未參加戰鬥而僥幸活下來之外,希臘軍隊全軍覆滅;斯巴達回家後,王後誤認為他是怕死而臨陣脫逃,又是羞愧又是氣憤,因而自殺身亡。在這篇文章的編譯過程中,周樹人進行了一番再創作,加進了許多自己的思想,希望借斯巴達的故事來鼓勵民族的尚武精神。這篇文章中表現出來的將士艱苦卓絕死戰的勇敢、少婦斥責生還國王的嚴厲,使讀者如見其人,學生們讀了以後很受感動。學生們對周樹人的文學才華十分欽佩。但是,他卻自慚幼稚,其實任何天才無不從幼稚生長出來的。
幾天後,周樹人又將一篇題為《哀塵》的文章交給了許壽裳。這是一篇根據法國作家雨果的《芳梯的來曆》翻譯過來的。許壽裳喜出望外地接過這篇文章,看了之後覺得非常之好,當即決定將這篇文章同前一篇文章同時在《浙江潮》上發表。
6月,《浙江潮》上同時發表了周樹人的兩篇文章:一篇是署名“自樹”的《斯巴達之魂》,另一篇是署名“庚辰”的《哀塵》。
從此一發而不可收,周樹人從事翻譯和創作的欲望和激情與日俱增。這一年的下半年,他連續翻譯了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創作了介紹法國物理學家居裏夫人發現放射性元素鐳的科學論文《說鈤》和介紹中國地質情況的科學論文《中國地質略論》,並和同學顧琅(原名芮體乾)一起編寫了《中國礦產誌》。其中,《說鈤》和《中國地質略論》兩篇論文、科幻小說《地底旅行》前二回均在《浙江潮》上發表。那時候,新元素“鐳”剛剛被居裏夫人發現,他便以極大的熱情撰寫了《說鈤》這篇文章以饗國人,喚起人們對科學研究重要性的認識。科幻小說《月界旅行》後來由東京進化社出版發行。
清光緒三十年三月(1904年4月),周樹人從弘文學院畢業了。